太和县民族中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太和县民族中学成立于1986年。建校当初,办学条件极差,教室漏雨、师资力量缺乏、生源不足,一度面临解体危险。1994年,太和民族中学的情况引起了太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1994年,县委、县政府就如何改善民族中学和民族小学的办学条件问题召开了专门会议,提出了“立足县情,发挥优势,争创最佳”的办学新思路。1995年,县里投资380万元,征地22000平方米,历时8个月,将太和县民族中学搬迁到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团结路,并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太和县民族中学也因此被省教委命名为“电化教学单位一类达标学校”和“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单位”。

为了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才,改善民族教育的办学条件,由太和县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牵头,成立了“太和县回民兴教助学理事会”,几年来,共筹资20多万元用于民族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对已考入中专、高中或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实行资助,以助其完成学业。在教学实践中,民族中学把教师的评优、晋级、奖金与考评分数挂钩,从而把竞争机制、制约机制引进学校管理。学校在管理工作中探索出的《量化管理办法》在全国民族教育协会工作会议上被作为经验进行介绍,国家教育电视台还专题作了采访。安徽省委方兆祥副书记称赞太和民族中学“起点高,办得好”,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杨多良还欣然题词:“发展民族教育,增强民族素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