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行龙改良蟒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改良”二字是清末民初时代的词汇,凡对传统事物有所变革,就称之为“改良”,具有褒、贬双重含义。改良二字在今天,即是“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意思。早在十九世纪初期,我国南方的京剧界,率先改革传统京剧服装,而在北方,最早树立改革旗帜的是杰出的前辈表演艺术家王瑶卿和马连良、梅兰芳。马连良先生对蟒的改革,主要是在保持形制的前提下,简化蟒的繁琐纹样,把团龙蟒的十个龙团,简化为只在前后胸各绣一个龙团,并扩展了这一龙团的面积,使之突出醒目。此外,大胆删去了流云、八吉样等插底纹样,使蟒袍收到清爽别致的效果。在团龙的下端,还不拘一格地采用了行龙纹样,造成了团龙、行龙融合为一体的图案布局。上述创造,在当时十分新颖,受到普遍认同和赞扬,遂成定制沿袭下来,丰富了京剧传统服装宝库。这种团行龙改良蟒一般用于老生行当的角色,服色一般为淡雅沉着的秋香色或浅驼色,以象征人物之老练、凝重。

图为《铡美案》之王延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