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北电力大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华北电力大学校徽

学校简介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简称华电,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由国家电网公司等七家特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成的校理事会共同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8年,原名北京电力学院,1969年迁至河北,后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同时在北京原校址设立研究生部。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95年5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华北电力学院和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原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合并组建华北电力大学。学校校本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

学校专业设置比较齐全,教学、科研条件比较完备,博士、硕士与本科教育层次兼备,并与高等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相结合的并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布局。目前,学校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北京市能源发展研究基地(文科);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博士点专业(其中,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52个硕士点专业、54个本科专业、4个二学士学位专业,有MBA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现占地1609亩,建筑总面积79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21亿多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达近3亿元,图书馆藏书150万册。

学校共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数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可再生能源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1个学院。

全校共有教职工2835人,在编专任教师1519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博士生导师108人,正教授290人,副教授497人。形成了一支以工程院

院士、博士生导师为学术带头人,以中青年教师为学术骨干,具有良好师德和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目前,以李成榕教授为带头人的“电力系统保护与安全战略防御”与以刘宗德教授为带头人的“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失效预防” 共2支团队入选“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006年,以刘吉臻教授为第一主研人的“火电厂厂级运行性能在线诊断及优化控制系统”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学校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发展道路,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立校之本,现有各类在校生35767人,其中研究生6316人,本专科生18397人,成人在校生1万余人,外国留学生100余人。此外,以学校为主创办的科技学院(独立学院)有在校生3388人。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8万余名毕业生,他们中许多人已经成为相应领域的优秀拔尖人才,成为我国电力行业的骨干力量,为国家电力工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唯一的以电力为学科特色的大学,学校始终关注国际电力学科研究领域的前沿和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推动电力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以国家级重点学科――“热能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为主的能源、电力相关学科在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领域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形成了理论研究与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鲜明特色,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累计创产值近20亿元。学校大力加强学科研究平台建设,建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扩建和改建了一批专业基础和基础实验室,具备了承接大型、高水平研究项目的能力。学校十分重视学科建设,近年来根据合理布局,强化特色、突出重点、建设平台的原则,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在优先发展动力学科、电力学科、管理工程学科的同时,积极扶植人文学科,全力推进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拓展水电、核电、风电等新型洁净能源学科领域,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规划,成立了国内首家“可再生能源学院”,整合各新能源学科力量,逐步形成并深化了“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特色办学体系。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建设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和多层次化需求,积极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各专业中增加了新技术、新成果课程,在主干专业方面构建了以“四模块”(基本实验教学模块、校内实践教学模块、仿真教学模块、校外工程实践教学模块)为框架的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效提高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因“作风扎实、动手能力强、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博得电力企业及其它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7%以上,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电子设计大赛中共获80余项奖励。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十五”以来,承担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350多项,共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4项;授权专利40余项,年科研经费达3。2亿元。学校先进的仿真技术在用于“神舟”四号、五号、六号航天员培训的“固定基航天飞行训练模拟器”的研制中得到了应用,为国家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依托自身优势兴办了特色鲜明的科技园,2006年10月,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已经成为大学与社会的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

学校与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举办了EMBA、“1+1”双硕士、本硕连读和本科教学等不同层次的国际办学项目,与多个国家的教育机构实现了相关课程的相互认证,就教育、科研和人才交流达成了合作意向,学校聘请语言专家和外国专家的层次和数量年年上升,各方之间开始实现互派留学生、互派高级访问学者的日常化,学校被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为国家师资外语培训试点单位,成为国家第二批17所高校师资外语培训试点单位之一,向国际化办学方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由于历史原因,该校形成了两地办学的格局。学校根据两地相距较近、交通便捷、信息畅通的实际情况,坚持并不断探索、完善独具特色的异地办学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该校实际、独具特色的两地实质性一体化办学的发展道路,实施了学科专业和院系布局调整,成立了10个跨地域的学院,合理配置资源,明确学科建设基地,减少了专业和研究方向的重复,实现了学校资源的优化重组,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

为进一步理顺办学体制,整合集成资源,促进学科融合,加强统筹管理,经教育部同意,学校校部于2005年9月变更为设在北京。校部变更后,学校将继续保持两地办学格局,深化两地实质性一体化办学模式,更好地发挥北京在人才吸引、国际合作、信息交流、校际往来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多方面合作,扩大社会影响,推进学校快速发展。2007年12月12日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这是在2007年7月15日成立我国首家可再生能源学院后,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又一重大举措,成为继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之后国内第五家培养核工程人才的大学。

面对新形势,学校确立了“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教育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用十到十五年的时间,把学校初步建成一所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具有鲜明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到2008年,也就是建校50周年时,力争使学校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行列中的一所强校;然后,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该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知名大学。

人才培养学校自建校五十年来,培养了大批人才,他们为祖国电力工业及其他各个领域的建设和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华北电力大学还培养出了国家电监会副主席史玉波,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李小鹏,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曹志安,大唐国际电力公司总经理张毅,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良友,中国华电集团副总经理辛保安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袁德,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总经理贺禹,南瑞继保电气公司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载人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庆君,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王良友,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日文,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文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永干,华中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丽英,东北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健,浙江省电力公司总经理赵义亮,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赵凤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监管局局长杨昆,武警水电二总队总队长岳曦,中国电力技术进出口公司总经理陈栋才,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魏兆龙,中国计量出版社社长马纯良,国家电网公司环保集团党委书记冯树臣,南方电网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生光,华能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院长谢进,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新闻信息中心主任温绪廷,国家电网公司中能电力工业燃料公司总经理魏建国,中国电力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陈栋才等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为国家的发展而辛勤奋斗,也为自己的母校取得了崇高的荣誉,也是华北电力大学五十年来在人才培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师资总况华北电力大学按照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具有一流学术水平的教师队伍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以建设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队伍为核心,形成了“思想、业务、待遇”一起抓,“选拔、培养、使用”相结合的队伍建设思想,初步建立了“开放、流动、激励、竞争”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大提高,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各学科的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了一支精干高效、素质优良、善于创新、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华北电力大学拥有一支治学严谨、年轻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1519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290人,副教授49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拥有“长江学者”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博士生导师83人。2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二支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近年来,通过实施人才引进、培养、选拔、激励和使用有机结合的制度和措施,形成竞争、激励、流动三位一体的科学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为每一位投身华电的教学科研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展现才华的舞台和不断成长的沃土。

学校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历史沿革北京电力学院

1958年9月22日,水利电力部令:以北京电力学校为基础,创办北京电力学院。同年10月4日举行首届开学典礼。

1958年12月21日,水利电力部批复:同意北京电力学院迁院清河。1960年3月15日,清河小营新校舍破土动工。同年6月2日,水电部发布《关于北京电力学院的高等和中专分开办学的通知》。10月15日,学院大学部开始由北京西直门向清河新校址搬迁。

1959年3月,校报创刊。1999年9月校报正式启用国家公开刊号。

1959年9月17日,水利电力部下达文件,确定北京电力学院发展规模。

1960年2月16日,北京市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系统社会主义建设群英大会召开,学院四个先进集体和十二个先进个人光荣出席大会。

1961年5月30日,学院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

1961年11月2日,院行政干部会议讨论决定:从1962年起,将11月1日定为校庆日。

1962年7月26日,学院举行首届毕业典礼,应届毕业生109人。

1962年12月26日,学院召开第二次党员大会。

1961年至1962年,哈工大先后有发电、高压、电自三个专业的10名研究生转入学院,开启了该校研究生培养的先河。

1963年11月1日,院庆五周年,学院举行隆重纪念活动。

1964年12月23日,据水利电力部指示,学院电厂化学系和高压专业全体师生385人,调整到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1965年2月27日,学院召开第三次党员大会。

1965年4月5日,学院作出《历届毕业生情况调查报告》。

1965年8月25日,学院接纳4名越南留学生来校学习,开始了留学生培养工作。

1966年6月15日,因“文革”全校停课。

1969年10月,根据林彪“第一号通令”,遵上级指示,学院搬迁到河北省邯郸地区岳城水库和邯郸、马头、峰峰电厂。1970年7月,69和70两届学生在邯郸毕业分配。

河北电力学院时期

1970年10月,经河北省同意,学院由邯郸迁往保定,改名为“河北电力学院”。部、省双重领导,以省为主。同年12月5日,第一届工农兵学员入学。

1972年9月,学院改由电力部领导为主的双重领导体制。

1973年8月,学院召开第四次党员大会。

1973年12月学报创刊。以后学校又相继出版了《华北电力大学》(社科版)、《现代电力》、《电力科学与工程》等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

1976年4月5日,全院108名同志先后到天安门广场参加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活动。

1977年8月,全国恢复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学院开始招生。

1978年2月,学院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

华北电力学院时期

1978年9月28日,水利电力部决定将河北电力学院更名为“华北电力学院”。经国务院批准在清河原校址建立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1981年11月3日,国务院批准华北电力学院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1981年11月18日,《光明日报》报道:学院电力系统自动化教研室副主任杨奇逊在澳大利亚学习和工作期间,成功研制出一台以M6809微处理机为核心的数字式距离保护装置,解决了继电保护中的难题。

1982年11月1日,学院首届函授生开学。

1984年7月30日,中美双方有关人员就联合国开发总署援助学院为发电厂运行人员培训设备的具体事宜进行合作谈判,并于8月8日签订了《合同书》和《合作意向书》。

1984年11月,《全国微机应用成果展交会》在西安举行。学院9个项目参展,其中3个项目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1984年11月23日,以王加璇院长为团长的学院代表团应邀赴美考察。在美期间,对将由美国燃烧工程公司SIMCUN子公司为学院提供的仿真培训设备进行了技术审查。同时就双方进一步开展合作进行了洽谈。

1985年4月,学院派出以电力系主任杨以涵为团长,杨奇逊、杨维娜、苏沛甫组成的技术代表团赴英进行技术咨询活动。在英期间,与英国C.S.D公司达成高压输电线路测距软件的技术转让协议,开创了我国首次向英国出口软件技术的纪录。

1985年6月3日,以美国燃烧工程SIMCUN子公司副总裁为首的代表团应邀来学院访问。双方就计算机仿真方面的技术合作问题进行了洽谈。

1985年7月1日,学院召开第五次党代会。

1985年9月,水利电力部批准学院建设第二校区,1986年7月,学院完成第二校区233亩征地任务。1991年9月,二校区启用。

1985年10月,北京水利电力管理干部学院在北京研究生部成立。

1986年5月,由联合国开发总署对我院援建的“火电厂远程仿真培训设备”圆满安装调试。

1986年7月28日,学院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7年3月5日,学院被评为“省绿化先进单位”。

1988年3月12日,学院被命名为“1987年省级文明单位”。

1988年9月23日,电力系教师崔翔出席中国科协“首届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并荣获“青年科技奖”。

1989年1月16日至17日,学院召开第六次党代会。

1990年6月20日,学院获“全国高等学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990年9月14日,学院被国家教委评为“一九九八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先进单位”。

1991年3月28日,青年教授崔翔博士被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1992年1月11日至12日,学院召开第七次党代会。

1994年5月11日,教务处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先进教务处”称号。

1994年6月3日,杨奇逊教授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4年10月19日至20日,国家教委专家组来校就华北电力学院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联合办学问题进行实地考察。

北京动力经济学院时期

1983年12月27日,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管理学院,学院由水利电力部与北京市双重领导,以水利电力部为主。

1986年1月3日至4日,学院召开第一次党代会。

1987年6月5日,学校决定在昌平县朱辛庄征地250亩。

1988年,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管理学院成立朱辛庄新校址建设指挥部。1990年1月,新校舍基建工程举行奠基典礼,开始建设。

1992年10月22日,在朱辛庄举行“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管理学院”更名为“北京动力经济学院”暨朱辛庄新校区一期工程落成典礼,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能源部副部长史大桢等有关领导出席。10月30日,国家教委致电能源部,同意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管理学院更名为北京动力经济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时期

1995年9月,华北电力学院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合并成立华北电力大学。校部设在保定,并分设北京部分。

1996年3月12日,学校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强单位”。

1996年4月2日,学校再次被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赋予一百家科研产品进出口企业经营权。获此殊荣全国高校仅20家。

1996年6月20日,电力部命名学校为“全国电力行业双文明单位”。这是学校继荣获省文明四连冠后,两个文明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

1996年8月26日,国家教委授予学校“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称号。

1996年11月15日,北京市教工委授予北京校区“文明校园”称号。

1996年12月,学校开始启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确定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学科、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学科、工业自动化学科、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为重点学科。

1997年3月21日,王兵树教授被评为“全国科技成果推广先进个人”称号,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荣誉证书。

1997年4月9日,北京校区新图书馆落成。电力部史大桢部长等亲临剪彩和揭牌。

1997年5月16日,学校召开大学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校性教学工作会议。标志着学校教学工作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1997年12月,学校荣获“两课教改先进单位”和“文明校园先进单位”称号。外语系951班被授予“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

1997年12月2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授予学校“全国电力系统成人高等教育优秀学校”称号。

1998年3月2日,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校部电力系崔翔教授赴京出席人大会议。崔翔教授已连续两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1998年9月1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公布该校为1996年和1997年度省级文明单位。

1998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学校分别在校部和北京校区举行隆重庆典活动,热烈祝贺学校40年华诞。国家电力公司领导和电力企业、地方政府有关单位及广大校友参加了校庆活动。李鹏、李岚清、钱正英等同志向学校建校四十周年庆典大会发来贺电。

1999年5月,王兵树教授荣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称号。

1999年7月22日,该校获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

1999年10月,学校被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大学生社会实践及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活动先进单位”称号。这是本校连续八次获得此殊荣。

2000年2月12日,国办〖2000〗11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及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该校继续由国家电力公司举办和管理。《通知》中还明确原挂靠在本校的北京电力管理干部学院改为国家电力公司高级培训中心,由国家电力公司直接管理。

2000年3月31日,北京校区再次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首都文明单位”。自1996年以来,北京校区已连续4年获得此荣誉称号。

2000年4月25日,北京校区成立后勤服务集团。

2000年10月16日,学校与河北城建中专共建办学,成立建筑工程系。

2000年11月6日至12月20日,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开展“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2001年4月4日,该校成为首家“网络文明工程绿色网络示范学校”。

2001年5月9日至11日,学校召开第四届二次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华北电力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等文件。开启了该校内部体制改革的序幕。

2001年5月17日,校部环境工程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

2001年5月29日,崔翔教授荣获教育部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奖,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大会上代表获奖青年教师发言。

2001年6月27日,学校举行博士后流动站揭牌仪式。国家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副主任张成杰和刘吉臻校长为电气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揭牌。

2001年8月26日,刘吉臻校长在新学期中层干部会上提出学校今后的办学思路是“抓住一条主线,构建两个体系,营造一个氛围,实现两个提高”。即紧紧抓住学习实践“三个代表”这条主线,统揽学校改革发展的全局;构建面向新世纪、具有该校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的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营造一种具有优良校风学风、优美办学环境和促进优秀人才、优秀成果脱颖而出的良好办学氛围;实现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面对划归教育部后的新形势,同时提出学校的发展目标是:“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教育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用十到十五年的时间,把该校初步建成一所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具有鲜明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全国重点大学。”

2001年11月22至30日,学校“211工程”“九五”期间建设的7个子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12月23日至25日,通过专家组整体验收。

2001年12月3日,学校聘任中国工程院黄其励、陈蕴博院士为该校教授。

2002年2月15日该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3月26日,学校隆重举行了庆祝大会。

2002年3月22日,学校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刘吉臻校长兼任院长。

2002年5月,北京校区再次荣获“首都文明单位”称号。

2002年5月15日,学校隆重召开“151人才工程启动”、“管理工作有突出贡献表彰大会”。此次入选151人才工程的教师共209人,其中有突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11人,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76人,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对象122人。荣获2001年度管理工作突出奖的有17人。

2002年7月10日,学校荣获2000-2001年度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称号,这是自1996年国家电力公司开展双文明建设评比以来本校第三次获此荣誉。

2002年7月10日,学校举行与河北省电力公司合作举办的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办学签字、挂牌仪式。

2002年9月16日,在校部建成的新图书馆喷泉广场隆重举行庆祝教师节暨新生开学典礼、图书馆落成剪彩仪式。

2002年10月17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被确定为国家电力公司(部级)重点学科。

2003年3月28日,教育部国家电力公司在学校隆重举行“华北电力大学体制划转交接仪式”。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陈进行及教育部,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大会。

2003年6月30日下午,华北电力大学董事会成立。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国务院学位办主任周其凤及有关司局负责人,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赵希正、国电公司总经理周大兵、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总经理翟若愚、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王炳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肖鹏、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黄永达以及校董会董事、秘书处成员等出席了成立大会。大会由校董会副主席、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陈进行主持。

2003年7月4日,学校决定筹建10个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数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上述学院于同年8月29日正式成立。

2003年8月29日,学校成立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筹),并对相关机构进行了调整。

2003年9月,根据全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经有关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评议,该校被批准增设工商管理硕士(MBA,Master of Busimess and Administration)学位点。

2003年10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航天医学研究所给该校和该校保定华仿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发来致贺函,同贺“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并顺利返回,对该校在用于航天员培训的《固定基航天飞行训练模拟器》研制中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对该校先进的仿真技术和为国家航天事业所做的重要贡献表示赞扬。

2003年11月2日至3日,学校分别在保定校部和北京校区举行建校45周年纪念庆典,同时还举行了校友总会成立大会、教育部与校董会(成员)单位共建华北电力大学签字仪式及高科技大楼奠基仪式。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赵希正,河北省副省长龙庄伟,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刘健生,国家电监会副主席史玉波,中国电力投资公司总经理王炳华,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陈进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祁达才,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黄永达,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庆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工作部主任王日文,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建东,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院士,南京自动化研究院副院长沈国荣院士等领导及贵宾分别出席了两地的庆典。

2003年11月,学校的技术经济专业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3年12月1日,河北省总工会授予该校后勤集团分工会“省模范职工小家”称号(河北省高校系统唯一一家)。

2003年12月,学校刘吉臻教授等人的“300MW燃煤机组非线性建模与控制算法的研究”、崔翔教授等人的“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电磁自动设计和最优设计的方法研究”、“火力发电机组高温部件寿命管理技术研究”、“高压直流试验室技术改造”等4个项目(后两项为与外单位合作项目)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奖励。

2004年3月3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03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名单的通知》,同意学校新增6个本科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信息安全、材料化学、土木工程、艺术设计。至此,学校本科专业达到47个,涉及6个学科门类。

2004年3月21日,学校两个参赛队分别获得2004年第20届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

2004年5月14日,学校电力工程系李成榕教授、动力工程系刘宗德教授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至此,学校已经有四人(崔翔教授为第一批、刘吉臻教授为第二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2004年6月18日,学校启动责任教授岗位聘任工作。这是学校落实“人才强校”战略的具体举措,其目标是造就学术大师、教学名师和培育高水平创新团队,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2004年6月,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成立了电力安全专家委员会。学校黄其励院士、沈国荣院士被聘为电力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黄其励、沈国荣、杨奇逊、刘吉臻、齐纪渝被聘为电力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小组成员。

2004年10月5日,学校应用物理系物理创新基地应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科技专题部邀请,参加了在珠海举办的全国首届无动力高台飞行大赛,连续获得九项大奖,其中包括二等奖、组织奖、五个最佳创意奖和两个优胜奖。

2004年10月1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揭晓,该校7个项目获得批准,资助金额共计117万元。

2004年10月16日,学校举行逸夫楼(教九楼)、教十楼奠基仪式。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丁雨秋,保定市副市长石小琢等出席了仪式。

2004年11月,2004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评审工作揭晓,学校共有4个项目获得资助,资助金额22万元。

2004年12月21日,学校承担的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园建设”通过北京市科委验收。

2005年3月4日,教育部下发教高函[2005]7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4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名单的通知》,确定学校新增电力工程与管理、给水排水工程、工程造价、安全工程、汉语言文学等5个本科专业。

2005年8月2 3日,学校在二校区隆重举行逸夫楼(教九楼)、教十楼竣工及新校门启用典礼。

2005年9月1日,学校在学术报告厅举行“2005年伊拉克电力技术培训项目”结业典礼,伊拉克驻华大使穆罕默德·伊沙梅尔、我国商务部援外司亚非欧处张凤玲处长及该校刘吉臻校长为1 9名伊拉克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2005年9月6日、8日,学校分别在北京校区和保定校部召开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

2005年9月8日,学校收到211工程部际协调办发文——《关于向有关高等学校下发“211工程”建设中央专项资金安排的通知》、《关于做好2005年“211工程”项目建设方案编制和论证审批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该校正式列入“十五”“2 1 1工程”高等学校行列,并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共同研究确定,学校2005年度“211工程”建设中央专项资金为1000万元。

2005年9月,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知,2005年学校作为承担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9项,比去年增加9项,资助总金额421万元。

2005年9月6日,根据教育部人事司下发的教人司[2005]274号文件,学校刘宗德、张春发教授享受2004年度政府特殊津贴。

2005年1 0月8日,学校收到教育部教发[2005]23号文件,教育部同意学校校部变更为设在北京。

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我国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发射、回收成功,学校校办企业保定华仿科技有限公司为神六宇航员培训任务研制了飞船模拟器,取得了良好的训练效果,为国家航天事业做出了应有贡献。

2005年10月,学校有3个项目获得2005年度教育部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资助金额共17.5万元。

2005年11月2日,2005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评审结果揭晓,学校有5个项目获奖:一等奖是“火电厂厂级优化控制及其管理系统”;二等奖是“发电设备计算机化维修管理系统和运行与维修智能决策系统的研究”;二等奖是“500 kV变电站电磁骚扰和保护小室规范化设计研究”;三等奖是“大型燃煤电站锅炉受热面污染监测及优化吹灰系统”;三等奖是“变压器超高频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及装置的研究”。

2005年11月16日,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华北电力大学发展规划委员会。发展规划委员会由各学院院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民主党派代表等40余人组成,刘吉臻校长任发展规划委员会主任。

2005年12月,学校被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管理分会评为“全国高等院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

2005年12月,学校电子技术实验室入选2005年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5年12月,学校代表队获得2005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队、二等奖和三等奖各2队。

2005年12月,2005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奖项揭晓,学校2个代表队获得全国一等奖,12个代表队获得全国二等奖,29个代表队获得全国三等奖。

2006年1月2 5日,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尔肯江·吐拉洪一行来校慰问寒假期间留校的贫困学生。

2006年2月,河北省2005年高校新增省级重点学科揭晓,学校“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动力机械及工程”成功晋级省级重点学科。

2006年2月,在国家第十次博士、硕士学位点增列中,学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一个二级学科专业通过了博士学位授权的专家评审,使学校二级学科博士点由原来的7个增加到14个;“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全部通过河北省学位委员会评审,使该校硕士一级学科增至8个;“应用化学”、“诉讼法学”、“行政管理”等硕士学位二级学科增加17个,由原来的29个增至46个。同时,此次还新增一个学科门类——法学,新增法学、政治学、物理、土木、材料、农业工程、化学工程、公共管理等八个一级学科。

2006年9月7日,学校举行工程训练中心“先进设计与制造系统实验室及工程训练中心项目”建设落成典礼。

2006年11月7日,华北电力大学理事会成立大会隆重召开。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司长高文兵、各理事单位成员、学校全体校领导出席了成立大会。

校理事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由原国家电力公司举办并管理的华北电力大学于2003年3月正式划归教育部管理,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和5家发电公司组建校董会,与教育部共建该校。校董会由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组成。首届董事会主席由原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赵希正担任。

根据章程,董事成员单位与教育部共建华北电力大学,签署共建协议,筹建共建资金;对学校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招生就业等方面提出意见;优先获得学校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优先选择优秀毕业生。董事会是电力企业加强与高校联系、促进共同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电力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推进技术合作创新的有效途径,推进了企业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与创新,从而实现企业与学校双赢的目标。理事会是继董事会届满后,由校企双方共同搭建的新的合作平台,既是对原董事会工作的继承,更是对该工作的进一步拓展。

理事会成员单位仍为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为理事长单位。

学科建设华北电力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兼有理、文、经、管、法等多个学科门类,具有鲜明特色,面向社会服务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获得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自1978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工学硕士研究生以来,经过20多年的努力,学校的学位工作和学科建设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既是培养高水平研究人才、出高水平成果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学术水平和知名度的标志。为加强学科建设力度,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直接领导的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学科建设与规划的管理工作,同时也是“211工程”办公室的挂靠机构。近年来根据合理布局、强化特色、突出重点、建设平台的原则,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优先发展电气工程学科、热能工程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管理学科,积极扶植人文学科、数理学科和环境学科,拓展水电与核电学科。经过广泛调研和专家论证,制定并编制了《华北电力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华北电力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子项目论证报告》。2004年正式启动该校“十五”“211工程”第一批学科建设任务项目,包括三个重点学科项目、两个基础实验室建设项目及学术师资队伍建设项目,建设经费总额数千万元;2005年学校投资1千万元用于两校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其中包括图书馆数字化平台建设及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

经过国家审批,于2005年正式进入“211工程”院校行列。教育部正式批复了“华北电力大学2005年‘211工程’项目建设方案”,重点投入两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及一个校园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通过科学规划,有计划地进行学科专业布局和学位点的重点建设,该校学位点数量迅速增长,学科布局日趋合理,学科的影响日益扩大。学校现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其中,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授权点54个,专业学位(工程硕士、MBA、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领域13个,54个本科专业。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学校治学严谨,管理严格,拥有一支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高的导师队伍,学位与研究生质量不断提高,在连续几次全国性评估中均取得了较好的名次。 1993年全国热能动力硕士点评估名列第三,1995年全国电气工程学科硕士点评估名列第九,1997年在全国前四批授权的学位点合格评估中,博士、硕士点一次评估全部合格。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为进一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建设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华北电力大学现有电气工程、工商管理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动力工程项目博士后工作站,其中两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以杨奇逊院士为带头人的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

建设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是高等学校加强学科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科学研究、多出高质量科研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将该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全国重点大学”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将博士后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环节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成立了博士后工作领导小组,将博士后工作与学校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科研规划、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规划、对外交流合作规划等紧密结合起来,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创造了良好的科研、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使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学校产出重大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将通过继续努力,使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规模不断扩大、博士后研究人员数量逐年增加,博士后研究水平和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学校将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制度上不断创新,为博士后研究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全面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实验室 火力发电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实验室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实验室 电力节能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电力公司重点实验室 电力系统智能保护与控制实验室 工业过程仿真与控制实验室 热力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实验室 电磁场分析 测试与电磁场兼容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高电压与电磁兼容实验室 能源的安全与清洁利用实验室 工业过程检测与系统实验室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研究所电力市场研究所 自动化技术研究所 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四方研究所 电机运行控制及节能技术研究所 柔性化供电技术与电能质量研究所 虚拟技术与电磁测量研究所 电力系统动态仿真与控制研究所 高电压与电磁兼容技术研究所 电力系统智能工程与仿真技术研究所 微纳米表面技术与绿色再制造工程研究所 机械电子研究所 传热传质研究所 电站机组运行优化技术研究所 动力及流体机械研究所 水资源与水利水电工程研究所 先进能量系统研究所 燃烧工程研究所 流体工程与叶轮机械研究所 热电联产与海水淡化技术研究所 热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中心 核电工程研究所 自动化技术研究所 电力管理与优化决策研究所 电力经济研究所 产业经济研究所 财经研究所 金融研究所 项目管理研究所 科学与工程计算研究所 法学研究所 公共政策研究所 网络与人文研究所

国际交流学校目前已与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英国巴斯大学、布鲁奈尔大学、以及斯莱斯克莱德大学达成了本科、硕士、博士的合作项目。通过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学到了先进的办学理念、方法。引进国外的师资、教材,也带动了学校相应学科的发展。

现任领导

吴志功

吴志功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

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生体协副主席,曾任北京高校保卫研究会会长。

刘吉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学部委员、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电力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电力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

理事、中国动力工程学会自控专委会副主任、热工自动化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电气工程师协

会资深会员(FIEE)等职。

学校地址北 京 校 部: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北农路2号

保定 一校区:河北省保定市永华北大街619号

保定 二校区:河北省保定市华电路689号

保定 科技学院:河北省保定市瑞祥大街282号

学校网站http://www.ncepu.edu.cn/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