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鸿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朱鸿勋,字柏亭,吉林农安县人,儿时曾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求学中,朱鸿勋认为:徒恃书策不能发扬其志,遂进入军官团学习兵法,隶国民党57旅,先升为副团长,后任26师团长。由于其治军整肃,声誉斐然,晋为陆军53军师长。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53军与日军搏战于黄河南北、晋、鄂之郊。朱鸿勋首当其冲,奋勇杀敌,不为寇慑。1938年,53军奉命驻守三溪口,保卫湖北通往湘、鄂、粤的要道——阳新(今湖北东南部)。日军新锐部队来犯,朱鸿勋率军与之殊死作战,连续指挥作战六天六夜,吓得日军不敢前进。因此,武汉的军资器械才得以南运。

1940年,宜昌、沙市相继沦陷,朱鸿勋率军进驻湖北境内藕池口,使日军挥戈前进的计划不能得逞。1941年除夕前两天,朱鸿勋率军偷袭日军,日军利用空军反袭。朱鸿勋中弹牺牲,年仅42岁。朱就义后,蒋介石追赠其陆军中将衔,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长何应钦亲临吊唁。因战事原因,朱鸿勋将军暂埋于重庆南山复兴村。

2,朱鸿勋,山东平原人。中共党员。1943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历任中共甘南县委书记,沈阳东北局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评论集《从生活出发》、《朱寨文学评论选集》、《感悟与沉思》、《行进中的思辨》,专著《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当代文学新潮》(合作),散文集《鹿哨集》、《中国现代文化名人纪实》,长篇论文《长篇小说与现代主义》、《关于胡风文艺思想的评价问题》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