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八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又称盖竹洞。在中雁荡还叫作白石山的时候,其大名早已载入宋代道书《云笈七签》,被尊为“天下第十九洞天”。作为道教胜地,杨八洞有一种浓厚的神话仙语氛围,单从那彼此套连的八个洞府的名字:宝光、观音、透天、透海、龙滚、八仙、混元、玉蟾、即可见一端,有些洞此进彼出,上下相通,系中雁独特景观。而满山谷的松风竹韵,更使这种氛围得到了强化。杨八洞还以岩石胜,其石拟人象物一一酷肖,充满民间的谐趣。毕竟杨八洞在人间而非天上,因此,不妨把它看作中雁荡引用的一个民间故事。

杨八洞坐落在乐成镇盖竹山上,素以洞室又多又怪吸引游人。但依我看,这里郁郁葱葱的竹林,才算是非常之处。杨八

洞有八个洞,分别叫:透海洞、登天洞、龙滚洞、八仙洞、混元洞、观音洞、玉蟾洞、宝光洞。这些洞的名称大多可以想象,唯“宝光洞”却叫人费解,因为它的标志物仅一堵高大岩屏而已。“洞”当做附和,那“宝光”二字又以什么来体现呢?想不到原是这样解释的:岩屏下面有一石坦,石坦与岩屏大小相似,民间流传这是龙的两片嘴唇。古人以为龙口含珠,珠放光芒,因此取名“宝光”。你看,岩屏上还刻着“盖竹宝光长耀洞天”8个大字呢。

杨八洞的八个洞形态各异,其中透海洞和龙滚洞最为奇特。透海洞深邃向下斜伸,据说至今尚无人走到底,有游客赋诗开玩笑:“深长莫测黑朦胧,洞底弯弯无尽穷。哪位先生肯履险?龙王宴请水晶宫。”爱好探险的帅哥侠妹不妨下去看看,说不定龙王真的以生猛海鲜招待你呢,但要注意安全。龙滚洞也很奇妙,洞有进出两口,前矮后高,玲珑蜿蜒,“旅客弓腰从洞过,此身恍觉化成龙。”别有野趣,好玩极了。

杨八洞的洞与洞之间都有游道连接,游道浓荫蔽日,屈曲通幽,呈现一片凝碧的清凉世界;再加山风习习,翠影婆娑,如入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除了诸多天造地设的洞府外,杨八洞的自然风貌还有“一见游人恭立迎”的迎宾叟;“也知千里共婵娟”的神龟望月;“石质生成堪特殊”的龙船岩。人文景观亦不错,新、老两座纯仙观流金溢彩,很值得赏玩;另有龙宫以及各个洞室的附属建筑,都可以憩息养神。同时有多处食堂餐厅,满足你吃喝需求。更有历代名家的诗文和大量民间故事供你品尝。

驱车往白石方向约45分钟即可到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盘山公路上悠悠转转,终于到了杨八洞。一下车,山雾浓浓地袭来,让人难辨方向。在山脚仰望,虽然影影绰绰,但仍能辨别出山峦的形态,平稳而踏实,如一只匍匐的神龟,其风格与雁荡的奇峻大有差别。

杨八洞又名盖竹洞天,古为“乐成八景”之一,现是中雁荡山风景区的一个景区。杨八洞修竹掩蔽,怪岩散峙,岩洞各具特色,是人们寻微探幽之胜地。令人奇怪的是,这么好的福地,乐清人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方位,可能大家乐于追星,热衷名山名水,图热闹,对于“人未识”的景点就不屑一顾了。

据乐清人的说法:宋代道书《云笈七签》称其为“天下第十九洞天”。其实宋朝张君房的《云笈七签》记载:第十九盖竹山洞,周围八十里,名曰“长耀宝光天”,在台州黄岩县,属仙人商丘子治之。《七十二福地图》云:“第二福地盖竹山,在台州黄岩县”。《玉清璇极洞天图》云:“第十九盖竹洞,周迥一百八十里,在台州黄岩县西”。《天台志》云:“旧传石梁侧有盖竹洞天”。明王士性《广志铎》云:“临海南三十里,第十九盖竹洞,为长耀宝光之天”。白纸黑字,证据确凿。看来,乐清人真的有“盗名欺世”之嫌。

如果你不信,你到了杨八洞,就会发现“宝光洞”只是一堵高大岩屏,不是洞。富有想象力的乐清人如此解释:岩屏下面有一石坦,石坦与岩屏大小相似,像是龙张开的两片嘴唇。龙口含珠,珠放光芒,因此取名“宝光”。绕来绕去,容易把人绕得云里雾里。最大的可能是,乐清人善于借势,杨八洞所在的山叫盖竹山(其实叫盖竹山的真实原因是杨八洞所在的山属于盖竹村),把这块奇岩称之为“宝光”,并在岩上刻上“盖竹长耀宝光洞天”,这似乎与《云笈七签》所述的可以一一对应,于是顺理成章地套用了“天下第十九洞天”的名号。这也不难理解,“洞天福地”现在红得漫天遍地,全国大小景区,只要曾经名列“洞天福地”之一的,一定会被各地捧成一张旅游王牌。

不过,就是杨八洞不属“洞天福地”,而它的洞、岩、石、竹诸多风光,此处独好,不会因此逊色。杨八洞,顾名思义,以洞见长。作为道教胜地,杨八洞有一种浓厚的神话仙语氛围,单从那彼此套连的八个洞府的名字:宝光、观音、透天、透海、龙滚、八仙、混元、玉蟾、即可见一端,有些洞此进彼出,上下相通,形态各异,景观独特。其中透海洞和龙滚洞最为奇特。透海洞深邃向下斜伸,据说至今尚无人走到底。龙滚洞有进出两口,前矮后高,玲珑蜿蜒,别有情趣。杨八洞还以岩石胜,其石拟人象物一一酷肖,充满民间的谐趣。

山中有一处废弃的建筑物遗址,在险峻的悬崖之上。同行“大头”向来喜欢考究“十万个为什么”,认为有可能是军事要地,或是烽火台之类的东东。我横看竖看,更像是一个落草者的山寨,易守难攻,有空时到山下打劫些财物,或者抢个押寨夫人上来,别人就是追至山下,也只能是望崖空叹。

小时候,我去过杨八洞,当时没有公路,我记得爬了很长的山路才到达,各个洞室都淹没在荒草之中。现在不仅造了水泥路,各个洞室都有了附属建筑。人气旺了,游玩也轻松了,只是洞成了建筑物的内间,成了装饰物,感觉上总有一些

失落。幸好这里的山色还在,修竹更见郁葱,雾气有时更浓,总能挽回 一些景色。

景色特点:远离尘嚣的杨八洞清悠无双。

路线指南:此处交通亦相当方便,主道“乐白”线山弄段折进去3公里公路,可驱车直达洞前。此外,乐成的盖竹、潘家垟和柳市的湖横西岙等地,也有好几条步行山路入境。境内原先的小道,近年已今非昔比,有些山沟还架起了桥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