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姓氏是什么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

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

《百家姓》的由来相传姓氏很早就存在了,后来北宋钱塘的一个书生,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作为儿童识字读物,这就是后来的《百家姓》。虽然他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因此流传至今,印象极深。《百家姓》本来收集411个性,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第一个姓氏第一个姓氏可是在河南诞生的。相传,6500多年前,人类的始祖伏羲带领人来到河南淮阳,繁衍生息。他规定了姓氏,制订了婚嫁制度,教人结网捕鱼、饲养牲畜,教人们烹制食物,推演出了八卦,制造武器用于战斗。伏羲氏姓“风”,因此“风”成为中华第一个姓氏,淮阳也被誉为“羲皇古都”。

复姓的来历复姓是中华姓氏中相对比较特别的一支。复兴的来历有几种情况——

1、由封邑而来。如令狐氏,据述,周朝时有个叫魏颗的人屡立战功,受封于令狐邑,后人遂以“令狐”为姓。

2、因居地而来。如东郭氏,周朝时齐国公族大夫有居住在国都临淄东郭的,后人遂以“东郭”为姓。

3、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来。如司马、司空、太史等复姓都由官名而来;公羊、子阳等复姓由王父之子而来;公孙、仲孙等复姓由爵系而来;叔孙等复姓由族系而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