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广东省普宁市梅林镇地理区域
梅林镇是普宁市南阳山区一大乡镇,现管辖原南阳乡的所属乡村,全镇以讲客家话为主,讲潮州话的只有少数。常住人口64000人左右(包南阳村的)。
经济交通
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外向流回经济次之。辖区内有梅林居委会,南阳居委,三十六个行政村。梅林圩是梅林镇经济文化中心,梅林镇区高楼林立,其他镇包括山区人入迁梅林镇是这几年最热的话题,该镇交通发达,商贸繁荣,梅林又是山区主要交通干道,以梅林镇为中心,东接高埔镇,西向南阳通石牌镇接揭西县,北通里湖镇接汕头市通福建省,东北向接云落镇接广汕线直通全国各地,惠普高速横穿大狗岭村接梅林镇华寮村,南与船埔镇交道通大坪镇,每天都有大坪/船埔的中巴途经梅林,自然的地理条件让梅林的交通非常发达。梅林镇有直通珠江三角洲的大巴车:梅林--广州/梅林--深圳/梅林--东莞,天天来回直通,为梅林人外出经商/打工/探亲/旅游的人员提供非常便利的交通方式。梅林又于镇区为中心,镇区周边有梅光村(中央寨村)、高田村、西门村、东门村、埔尾村、新梅村、新楼村、凤池村为依托与镇区连成一体,梅林镇是属“倒地梅花”局,是一个风水宝地。
旅游观光
镇内有一旅游胜地“盘龙禅寺”,位于G324国道普宁段北侧,梅林镇南端。有六山十八景的自然景观,三大如来、四大天王、五大菩萨、十八罗汉等汉白玉雕像,还有点缀山间的亭、台、楼阁、宝塔等,有3.4公里长的公路纵贯旅游区。是普宁市重要旅游项目,粤东较大规模的旅游景区。盘龙阁位于普宁市区以西偏南19公里,梅林镇政府东南6公里的龙狮岗上,是一处坐东南向西北,闻名于粤东的古建筑群。盘龙湾温泉度假村坐落于G324线国道田心向梅林方直进1KM处。现已试业中,其它设施有待完成。梅林镇内/外向型的工业还不算发达,属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尚待时日望在外乡贤名流,慷慨解囊,支持家乡公益事业。梅林地杰人灵,虽无工厂林立,人山人海,但也不缺它独有之处。梅林镇的“狗肉火锅”,“狗肉粄汤”是人们到梅林镇时必不可少的必品之美味。
其它情况
梅林名称由来是因梅林镇墟外四面环山,属丘陵地带,从高处俯瞰梅林,就好象一朵落地的梅花一样,故此有传说梅林是一风水宝地"倒地梅花"局。梅林镇大部分的原住姓是福建迁来的(赖氏官氏有家谱证明),只有梅光村/西门村/高田村的吴姓是从佛山三水迁来的。在明朝中期或明以前就有九姓(九姓郡:程/何/董/宋/相/范/邓/苏/周),乃至明朝中期后才陆续有其他姓氏加入梅林一同开基梅林。
2、江西省宜春市梅林镇

梅林镇位于丰城市西北部,东接同田乡、上塘镇,西邻湖塘乡、董家镇,南接泉港镇、尚庄街办,北临新建县境。距省城南昌48公里、丰城新城区18公里。全镇辖梅林居委会,梅林、石溪、丰田、低山、巷岭、白雁、汉墓、池塘、洪石、谭城、岗上、寺背、朱家、江桥、新屋、云庄、后港、田北、马塘、洪塘、范家等21个村委会,113个村小组,3.1 万人;总面积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852亩(水田25013亩,旱地12839亩),山林40600亩,水面21458亩,属半丘堎半滨湖地区。
境内资源丰富,交通便捷,设施完备。镇域内土壤肥沃、雨量充沛,煤矿、石灰石等矿产储量较大;地上林木繁茂,森木覆盖率达32%,仅湿地松面积达1万亩;碧水长流,有中型水库1座(官桥水库),水系完善,药湖水面积达1万余亩。浙赣铁路张塘支线在集镇设有县级编组火车站,丰高公路、新梅高等级公路与赣粤高速公路在集镇交汇互通,镇村基本实现通水泥公路。全镇教育网点完备,教学全部实现楼房化,义务教育质量名列全市前列;供电、供水、通讯、邮政、金融等基础设施健全。优越的区位、资源、交通等优势使该镇正在成为丰城市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和中心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梅林镇正以崭新的姿态向工业特色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城镇窗口化、经济市场化迈进。加快了百亩大棚蔬菜、千亩油茶、以养殖对虾为主的万亩药湖“三水”产业等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势头迅猛,形成了以建材、煤炭、机械加工、机电、汽车服务、商贸等多业并举、多轮驱动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集镇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市场繁荣昌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财政收入不断壮大。在梅林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梅林镇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梅林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2004年荣获省、宜春市“三民”好班子称号。2005年度全市乡镇综合考评中进入前三名。2006年镇党委、政府将按照市委、市政府“把梅林建设成为丰城市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示范窗口,建成工业发展的特色区域和新的亮点”的要求,围绕“建明星乡镇,创更佳业绩”的总体工作目标,团结拼搏,锐意进取,为梅林的发展步入“快车道”作出新的努力。
梅林是块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土地,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勤劳热情的梅林人民真诚欢迎各界朋友来共创未来,共享丰盛。
3、江西省赣州市赣县梅林镇
[地理位置及概况]
赣县梅林镇是赣县城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辖 6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108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72600人,面积3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65亩。
[交通邮电]
梅林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利。梅林镇距赣州市区仅7公里,距黄金机场仅10公里,京九铁路,赣龙铁路,323国道,梅湖公路,贡江水路纵贯全镇,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是赣州入闽和东北部6县市进赣州、下广东必经之地,镇内有电信、移动、联通等多家通讯网络,形成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交通、通讯大格局。
[城建环保]
梅林镇城镇建设和工业园开发如火如荼。配合县里或镇里直接开发建设了光彩大市场、人民广场、梅林新区、燕塘北路、梅林大街东延开发区等。按照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标准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市容市貌得到了美化靓化,城市面貌炮然一新,为全省文明县城。依托资源优势,开发狮子岩景区、青青农庄休闲、双龙垂钓中心、桃源农家乐等旅游休闲娱乐产业。大赣州市区建设已将梅林镇列入河东组团区划范围。占地1万亩的红金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一期建设进展顺利,现已实现三通一平,引进各类企业10家,先后引进赣州恒茂制衣有限公司,赣州铁路口岸仓储物流配送中心,赣南矿山机械制造厂等大中型工贸企业,推进工业化进程二期建设正在规划建设。
[特产]
梅林镇工业家用电器生产、服装生产、稀土冶炼等为主,兼有无则添鱼系列产品、三星面条系列产品、红金龙板鸭、临云酒等系列产品。农业方面引进推广了台湾青枣、珍珠芭乐、冬枣、梨枣、木瓜、百香果、火龙果等名优品种。是赣州市区和县城蔬菜、水产品供应的重要基地。
4、广东省梅州市梅林镇

位于五华县南部山区,琴江河上游,毗邻揭西县,距县城50公里。全镇有18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7615户45800多人,有劳动力1.8万多个,有山地面积14.5万亩,耕地2.1万亩,总面积128平方公里,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古大存同志的故乡。
梅林镇党委、政府一班人高度重祝招商引资工作,制订了一批优惠措施,大力实施工业兴镇战略。该镇领导机构如下:书记:刘旭伦;镇长:温志清;副书记:胡世浓、宋国强;副镇长:陈宗书、陈慎清、邹梅英、李胜。
梅林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梅林人民历来热心公益事业,仅去年以来,社会贤达共慷慨捐资1000多万元,铺打乡村水泥路26公里,新建教学楼2幢,并积极完善办公设备。全镇精神文明风貌好,社会治安秩序康好,具有独特的客家风情。
梅林镇地处琴江河两岸,绿竹成荫,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数量较大的矿产有稀土矿、乌矿、瓷土、石英石等资源。四季气温宜人,雨量充足,适宜种植蔬菜、南药、花卉、青梅,板栗、柚类、柑桔及速生丰产林等。
该镇某础设施优势,交通、通讯网络发达。省道120线穿越该镇境内12公里,镇到村的72公里道路基本实现水泥硬底化;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等通讯设施覆盖全镇;水力资源丰富、有大小电站9庄,总装机容量达3soo千瓦。
该镇目前种植早熟蜜柚、萝卜,青梅等5000多亩,民营企业有铸钢厂、米面制品厂、陶瓷厂、牙签厂、珠宝厂、草席厂等。
5、福建省南靖县梅林镇梅林镇位于南靖县西北部,总面积109平方公里。境内资源丰富,交通便捷,三团溪由南而北汇入书教溪 ,山长公路贯穿全境。元、明、清时期,梅林属居仁里梅林总,长教属长窖总。民国初期属三团区和长教区。民国32年(1943年)属长梅乡,历史上人才辈出,曾出过3名进士,22名举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年为第五区。1958年9月为梅林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为梅林乡,1999年撤乡建镇 。设10个村(居)委会,89个村民小组,51个自然村,3759户,总人口14333人。
梅林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全镇拥有方圆土楼900多座,被喻为“土楼王国”,有风景秀丽的“南华岩”,独具特色的“天后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贵楼”和“怀远楼”,目前正在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梅林是漳州市著名的侨乡之一,旅外侨胞有8000多人,主要分布在缅甸、印尼、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国家。梅林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18.5—19℃,年降雨量1500—1600毫米,海拔380—1100米,年日照1500小时,全镇林业用地130078亩,森林覆盖率78%,粮食作物以水稻甘薯为主,经济作物有茶叶、烟叶、蜜柚、柿子、青梅等。
梅林镇革命斗争历史悠久,科岭是闽南著名老苏区。民国20年后,邓子恢、张鼎丞等曾数次率领红军到科岭开展革命斗争。民国22年科岭村成立苏维埃政府。民国23至25年间,国民党对科岭发动13次围剿。为了纪念科岭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业绩,党和政府在科岭建立1座纪念亭、1座革命烈士纪念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