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前身——航空仪表制造、飞机电气设备安装与测试两个专科成立于1952年,发展至今已成为一个在自动控制、导航制导、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航空电源和测控技术与仪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多学科的教学、科研群体。2000年10月20日新成立的自动化学院是全院教职工经过艰苦奋斗和开拓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学院下属四系一所两中心:自动控制系、电气工程系、测试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系、飞行控制研究所以及电子教学中心、电工教学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现拥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含11个二级博士学位点);13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4个本科专业,1个部级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国防重点学科。
自动化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已经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奋进、富于开拓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学术梯队。近年来,教学和科研硕果累累,每年承担国家863.973项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项目、航空基金以及省部委下达项目、横向合作项目和各类攻关项目几十项,近两年的年科研经费到款超过2500万元。目前已形成若干有特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或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领域,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奖,在国内航空航天界同行中获得很好的声望。
学院十分重视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1981年以来,陆续向国外派出访问学者或留学人员160余人,许多留学人员已学成回国,成为科研教学的骨干力量。学院主办过多次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邀请外国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并且与多所国外大学建立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2900多人。50多年来,学院已培养一万多名本科生和千名研究生,他们中有的已经成为院士、学科带头人、国内外知名专家,有的成为企业或科研院所的技术骨干,为我国的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自动化学院重点学科
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重点学科 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
航空电源实验室 导航、制导与控制 导航、制导与控制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自动化学院学科、专业设置
博士后流动站: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和硕士点学科: 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精密仪器与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生物医学工程(硕士点学科)、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硕士点学科)
本科专业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江苏省特色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江苏省特色专业)、生物医学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学院近5年来获得的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
教学奖 科研奖
国家级5项 省部级三等奖以上24项
省部级8项
2003年首批国家百名教学名师
胡寿松教授
2003年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电工电子教学基地
自动化学院师资结构
全院教职工总计: 185人
教授、研究员: 25人 博士生导师: 18人
副教授、高工: 64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57人
自动化学院科研学术组织
自动控制研究所 电气工程研究所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导航研究所 精确打击技术研究所
自动化学院在校生分布
本科生 硕士生 博士生 总计
1936人 830人 139人 290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