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珍珠篇》的手抄本是17世纪英国收藏家科顿氏所有(《贝奥武夫》的手抄本也是他所收藏的),在同一抄本

集内还有其他三部用中古英语写的双声体诗歌作品:《纯洁篇》、《忍耐篇》和《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这四部作品出于同一抄手,方言相同,时代相同(14世纪中叶以后),都有一定的艺术造诣,在细节的描写上更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研究者都认为出自同一作者,但没有充分证据。四

部作品的题目是后人所加,其中以《珍珠篇》和《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艺术价值最高。《珍珠篇》是用中古英语西北中部方言写的,约写成于1375年左右,全诗长1,200行,分成100段,每段12行,每行8个音节。珍珠是诗人的女儿,两岁时夭折,葬在花园里。诗篇开始时写八月的一个节日诗人在他女儿

的墓旁入睡,梦见来到一个花香鸟语的所在,看见一个

白衣珠饰的少女坐在河边,认出是他的女儿。他向她倾

诉思念之情,但她婉言责备他不应过于悲哀,因为她已

生活在天堂,并劝他服从上帝的意志。接着她说她已成

为基督的一个新娘,并引他去看她居住的圣城新耶路撒

冷,这里的街道和宫殿光辉夺目。到了夜晚,他看见耶

稣身穿珠色长袍,腰里流着血,在长老们膜拜和天使歌咏

声中引领一队胸前捧着珍珠的少女走向上帝的宝座。少

女中即有他的女儿,他想过河去新耶路撒冷,却从梦中

醒来,仍在花园里女儿墓旁。从此他不再忧伤,接受了

上帝的意志。

对此诗的解释,有人认为是一首挽歌,有人认为是用

象征手法歌颂“纯洁”、“圣恩”、“灵魂得救”,但

一般倾向于把它看成一首感情真挚的挽歌。诗人用宗教

上服从天命的思想来求得悲痛的解脱。诗歌的格律非常

复杂,它基本上是双声体,但又用脚韵。每一段开始的

词重复前一段结尾的词,每五段为一单元,用同一“叠

句”,全诗的末句又与全诗首句呼应,但流畅自然,不

显造作。诗人对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写极为细致,色彩

丰富。这些特点使这首诗在中古英语诗歌中成为一件珍

品。

《纯洁篇》也是双声体诗,长1,800行,用《圣经》

中洪水、西顿和蛾摩拉两城市的毁灭和伯沙撒王在筵席

上玷污神器三个故事,宣扬只有洁身自好才能接近纯洁

的上帝。故事比较生动,但艺术性逊于《珍珠篇》。《忍

耐篇》也是双声体诗篇,长531行,写《圣经》中《约拿

书》的故事,约拿被抛进大海为大鱼吞食,在鱼腹中埋

怨上帝,上帝责备他缺乏忍耐。诗中描写航海、风暴和

鱼腹中的情景,富于想象,约拿与上帝的对话也极生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