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沾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放射性沾染:这是核爆炸后长时间起杀伤作用的因素,也是最难于对付的东西。它通过体外照射、体内照射和皮肤灼伤三种途径伤害人体,患放射性病的人员较难治愈。

放射性沾染持续杀伤的时间少则几个小时、几天,多则几十天、几十年甚至几万年。原子弹爆炸后,贴近火球下缘的地面土壤被熔化,与爆炸物混合在一起,形成放射性很强的熔渣。这些熔渣被强大的冲击波抛向四方,溅落在爆炸区附近,形成严重的放射性沾染区。还有大量的放射性尘粒悬浮在空中,随风飘移,形成宽几千米、长几十千米的大面积沾染地域。这些带有放射性的物质,杀伤时间可持续数天。

更有甚者,原子弹在爆炸时,和产生大量的核裂变“碎片”,有的核装料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核反应就被炸散了。这些“碎片”的半衰期很长,持续放射β射线的时间有几十年。那些被炸散的核装料,半衰期更长,可连续放射α射线几万年之久。原子弹爆炸后,如果忽视了放射性沾染的持续杀伤作用,势必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各类人员因作战需要进入沾染区时,一定要加强放射性沾染的防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