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旷 #Kuàng

【释义】①宽广;宽阔:旷野|空旷|地旷人稀。②心境开阔:旷达|心旷神怡。③荒废;耽误:旷课|旷工|旷职。④姓。5衣着过于肥大,不合体:鞋太旷了

【旷课】 #kuàngkè 学生不请假而缺课。

〖例句〗部分学生随便旷课的现象引起了学校的重视。

【旷野】 #kuàngyě 空旷的原野。

〖例句〗我们在这旷野支起帐篷,开始了野营训练生活。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旷 <形>

(会义兼形声。从日,广声。本义:光明;明朗)

同本义

旷,明也。――《说文》

旷,光明也。――《玉篇》

此人谓照旷。――《庄子·天地》

旷若发蒙。――《后汉书》

又如:旷旷(光明;明亮)

心境开阔,开朗

则有心旷神怡。――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旷度(宽大的气度);旷澹(心胸豁达,不重名利);旷怀(开阔的心胸);旷逸(心胸开阔,性情超脱);旷士(胸襟开阔之士);旷如(开阔)

空旷;开阔

旷兮其若谷。――《老子》十五章

居于旷林。――《左传·昭公元年》

率彼旷

旷(旷)kuàng

⒈广大,空阔:~野荒郊。空~无人。土地平~。

⒉明朗,开朗:~若发蒙(发蒙:使瞎子睁开眼睛)。心~神怡。

⒊空缺,荒废:久~。~课。~工。~日持久。

⒋历时久远:~年。

■【旷】【康熙字典】【辰集上】【日字部】

〔古文〕𣊥《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苦谤切,音圹。《说文》明也。《后汉·窦融传》则旷若发曚。《注》旷,明也。又《书·皋陶谟》无旷庶官。《传》旷,空也。《前汉·贾山传》旷日十年。《注》师古曰:旷,空也,废也。《刘桢·赠五官中郞将诗》弥旷十馀旬。《注》《仓颉篇》曰:旷,疎旷也。又《博雅》旷,远也。旷旷,大也。《篇海》久也,豁也。《广韵》又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