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乡歌

朝鲜最早的国语诗歌,又名词脑歌。出现于6、7世

纪之交的新罗。使用名为“乡札”的文字创作,即假借

汉字的音、义标记朝鲜语的一种特殊文字。在形式上分

四句体、八句体、十句体三种。十句体是基本形式,分

三章:一、二章各四句,三章两句,称“落句”或“后

句”,落句开头有感叹词“阿耶”字样。888年,角干(新

罗官名)魏弘和僧人大矩奉王命汇编乡歌集《三代目》。

这是朝鲜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集。《三国史记》记有说

明,但书已不传。现存的乡歌只有25首。《三国遗事》

载有14首:《彗星歌》、《薯童谣》、《风谣》、《兜

率歌》、《献花歌》、《处容歌》、《遇贼歌》、《安

民歌》、《祭亡妹歌》、《赞耆婆郎歌》、《慕竹旨郎

歌》、《千手大悲歌》、《愿往生歌》、《怨歌》。有

的是民谣,有的是个人作品,大多反映世俗人情,赞扬

花郎(经过选拔进行道德、学问、武艺培养的贵族子弟)

精神,礼赞佛法等等。留下名字的作者,如融天师、信

忠、月明、永才、得乌谷等,都是僧侣。另11首乡歌,为

高丽初期僧人均如所作,附在1075年赫连挺著的《均如

传》中,均为佛教的赞歌。乡歌开朝鲜国语文学的先河,

后世的国语体诗歌均受其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