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治疗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割治疗法

割治疗法是用手术刀切开某些穴位,取出一些皮下脂肪或结缔组织,从而达到缓解病痛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作治疗的疾病如:

(一)哮喘:取双侧鱼际穴,常规消毒后,用尖头外科手术刀切开鱼际穴上下约0。5-0。7厘米,以血管钳张开切口,暴露脂肪组织,钳出局部脂肪组织约1克左右,即封闭切口,用绷带固定包扎,约3-5日,可以除去绷带。

(二)癌肿(消化系癌肿):双侧公孙穴、合谷穴,操作方法同上,但在取出脂肪后,必须用血管钳深入切口,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加以划动刺激片刻,使病员产生一种强烈的酸胀感,可起到止痛作用。

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病员如突然发生头昏、恶心、心悸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头低足高位平卧休息片刻,即可恢复,当天不作继续割治。注意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割治后两星期不要下水。割治疗法不宜用局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