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恒锐(1903~1989)满族,教授,奉天(今辽宁)新民人。1929年结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化学系。1930年赴德国、法国考察,次年回国,曾任云南昆华煤铁公司工程师,贵阳三一化学公司总工程师,1943年起,先后任贵州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东北大学教授、化工系主任。建国后,历任东北工学院、大连工学院教授、化工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民盟辽宁省委第二届副主任委员。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煤炭化工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长期研究煤的预热和快速热分解,对褐煤快速焦化新工艺的研究取得成果。主编《固体燃料化学》(下册)[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聂恒锐于东北工学院、大连工学院任教授和系主任。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从事煤炭化工的生产、教学和科研工作50余年,是我国著名的煤化工专家。他对煤的预热和快速热分解,进行长期深入地研究,为我国褐煤和油页岩的快速澎化、汽化新工艺做出了重要贡献。
聂恒锐在煤的预热和快速热分解领域造诣颇深,是国家科委可燃矿物专业组及煤气化、液化专业组成员和国务院学部委员会工科学科评审组成员。他领导的褐煤快速焦化气化新工艺研究,由国家科委褐煤炭部投资相继投入中试,1984年鉴定时评为技术先进,国内首创。他撰写的有关褐煤和油页岩的快速焦化气化新工艺的学术论文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后,引起国际同行的重视。煤化工系正在进行的国家“七五”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褐煤新法干馏技术也是聂恒锐打下的基础。他坚持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给青年教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聂恒锐忠诚于人民的高等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辛勤耕耘,鞠躬尽瘁。他担任主任达10余年之久的化工系,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650余名教职工、2500余名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化工学院。他开创的大连工学院煤化工专业已成为全国高校煤化工专业的第一个博士点。1960年,他就开始招收研究生,培养的大学生、研究生数以千计,其中有的担任教授、研究员和博士生指导教师,有的担任厂长、经理和工程师、总工程师。
1950年,聂恒锐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是大连工学院最早的民主党派成员,曾担任辽宁省民主同盟副主任、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
1989年1月28日,聂恒锐因病逝世,终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