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惜春王诜
〔题考〕 此调本名﹝忆故人﹞。【能改斋漫录】:“都尉﹝忆故人词﹞云:‘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无奈云沈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徽宗喜其词,犹以不丰容宛转为憾,遂今大晟府别撰腔,周美成增益其词,而以首句为名,谓之﹝烛影摇红﹞。”是本曲腔调,始创于徽宗时,牌名则改自邦彦。【漫录】所引,即今词后阕,而“烛影摇红”以下,辞多改易。盖当时之﹝忆故人﹞调,只四十八字,即此词半阕,分作前后阕。南宋以后,易名﹝烛影摇红﹞始加双叠,成九十六字耳。
〔作法〕本调九十六字,前后阕同。起为四字平句,第一字可仄。第二句为仄韵七言句,惟第一字必作仄,第三字可平。第三句与﹝御街行﹞第三句同。第四句为五言仄句,协韵。第五句六字,为仄仄平平仄仄,第一、三、五字平仄不拘。第六句七字,上三下四,协韵;平仄不能移易。第七、八、九三句,均为四字,首句仄收不用韵;次句平收而“得”“见”二字俱可作平;末句为平平平仄,不可假借。本词“不”字,为入声,作平声。
香脸轻匀,
⊙●○○(句)
黛眉巧画宫妆浅。
⊙○⊙●○○▲(仄韵)
风流天付与精神,
⊙○○●●○○(句)
全在娇波转。
⊙●○○▲(协仄韵)
早是萦心可惯,
⊙●⊙○⊙▲(协仄韵)
更那堪、
●○○(豆)
频频顾盼。
○○●▲(协仄韵)
几回得见,
●○⊙●(句)
见了还休,
⊙●○○(句)
争如不见。
○○○▲(协仄韵)
烛影摇红,
⊙●○○(句)
夜阑饮散春宵短。
⊙○⊙●○○▲(协仄韵)
当时谁解唱阳关,
⊙○○●●○○(句)
离恨天涯远。
⊙●○○▲(协仄韵)
无奈云收雨散,
⊙●⊙○⊙▲(协仄韵)
凭栏杆、
●○○(豆)
东风泪眼。
○○●▲(协仄韵)
海棠开后,
●○⊙●(句)
燕子来时,
⊙●○○(句)
黄昏庭院。
○○○▲(协仄韵)
《烛影摇红》创作于1932年5月,它是刘天华先生的最后一首二胡作品。作者借广东小曲中的标题用三拍子写成,是一首舞曲,在人们眼前展现了一派华丽、辉煌的舞会场面。乐曲情绪欢快,旋律流畅,使人陶醉;但此曲又并非尽情欢乐,恰似一个受压迫的歌女,强颜欢笑,婆娑而舞,在华丽、激情的曲调中蕴含着悲哀和惆怅,其含义深刻,令人回味。
乐曲为变奏曲式结构,旋律富有中国古典色彩,但节奏上借鉴了西方的三拍子及复拍子,新颖美妙。全曲由引子、四个段落和尾声组成。引子:一开始即以一个强奏的八度音程大跳,醒目地勾画出明亮、辉煌的一笔,好象主人一下子打开了舞场中所有的灯光,一个华丽的场面展现在人们眼前,主人向客人频频地发出热情的邀请。第一段:从第八小节开始,八、九两小节旋律相同,实际上是第一段的过门音乐,从第十小节起是乐曲的主题乐段,曲调轻松、优美,极富舞蹈性,生动地描写了人们在兴致勃勃中翩翩起舞的情景。第二段:从第十八小节起,是主题的第一次变奏,它由第一段的乐句加花变奏,出现了连续的十六分音符音型,使音乐更活跃,情绪更热烈,但在乐句结构、分句法、旋律线以及强弱变化等方面,与主题乐段并没有多大改变。第三段:从第二十六小节起,是主题的第二次变奏,情绪更热烈,变化更丰富,是全曲的高潮。第三十一小节起是第二变奏的高八度紧缩再现。从九连音开始,旋律于高音区急转直下,至第三十四小节,舞会结束,客人渐渐散去,原来热烈、辉煌的场面很快地暗淡下来。第四段:从第三十五小节起,本乐段并不是主题旋律的变奏,而是从主题的节奏形式上延伸出来的一个深沉而忧伤的乐段,深刻地描绘了主人公在盛大舞会散去后那种孤独、悲伤的情绪。尾声:从第四十二小节最后一拍起,前半部分十六分音符音型节奏不规则,表现出主人公烦乱的心绪;后半部分音乐渐慢渐弱 ,音色越来越透明,情绪越来越宁静,将人们带入梦幻般的意境中, 给人留下无尽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