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痢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病证名。多发于夏秋季,以腹痛、里急后重,排粘液或脓血便为主症的肠道传染病。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积滞于肠中所致。证分虚实,辨分湿热孰重。实证,治用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消积导滞等法;虚证,用补中益气、收涩固脱等法。热重于湿,宜清肠解毒,用白头翁汤;湿重于热,宜清肠化湿,用芍药汤。若邪窜心肝,症见突然高热,昏迷,惊厥等,治宜配合清心镇静之剂,如神犀丹、紫雪丹。若久痢脾肾阳虚,治宜温补脾肾,用桂附理中汤加味。针刺可取上巨虚、天枢、足三里、内庭。参见热痢、疫痢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