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聋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病证名。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其中多数是由于在婴幼儿期患病丧失听觉,无从学习语言而成聋哑。先天性者,幼小即两耳失聪,不能语言。《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发惊痫后,六七岁不能语言。”《丹溪心法》:“耳聋皆属于热。”说明聋哑系由热病或发惊后,经络气机阻滞,致窍闭不通,不能闻声所致。经脉循行到耳部的主要有手太阳、手少阳和足少阳三经。《灵枢·经脉》:“手太阳小肠经……所生病者耳聋……,又,手少阳三焦经是动则病耳。”《素问·热论》:“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素问·厥论》:“少阳之厥则暴聋。”治宜通经利气,以针灸治法为主。《灵枢·杂病》:“聋而不痛者,取足少阳;聋而痛者,取手阳明。”目前针治聋哑,一般取听会、听宫、耳门、翳风、瘈脉、百会、中渚。眩晕,配风池;语蹇,配哑门、廉泉;鼻塞,配迎香、合谷。一般尚有残余听觉者,治疗效果较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