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坐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旧城西北角。相传该寺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从照壁,礼拜殿脊梁处墨书题记看,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曾两次重修。占地面积约3540平方米。
寺门朝北,门前有一座仿木结构的砖砌照壁,长9米,高6米,中心有大幅“月桂松柏”砖雕,两边雕刻有“万物编生沾主泽,群迷普渡显圣恩”的对联,甚为精美。由门通过卷洞,有台阶可登上高达7米的砖砌台基,台基上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有礼拜殿、邦克楼、南北讲经堂、阿訇住房等。

主体建筑礼拜殿坐西向东,与寺门相反。是一座单檐歇山顶式的建筑,由一个卷棚顶和两个九脊歇山顶前后勾连,面宽5间,进深9间,用20多根巨大的圆木柱支撑梁架,室内全用木板铺地,两侧内墙刻有精致的阿拉伯文《古兰经》节文的书法,殿内可容800人作礼拜。礼拜殿的右前侧,有二重檐、四角攒尖顶亭式建筑邦克楼。台基下部建筑由寺门、井房和沐浴室等组成。整体建筑呈现出一个倒卷帘式的布局,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和伊斯兰教装饰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巧。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西征时,曾在该寺召开各界代表大会,成立于第一个县级民族自治政权——豫海回民政府,使之成为一处著名的革命旧址。1958年曾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重新开放后,国务院宗教局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先后拨款进行全面维修,现已成为宁夏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同心清真寺交通]乘坐三轮摩托车,同心市内的摩托车价格为2元,到火车站稍远有的司机会要3元,没办法。墓地最好不要进入,这和穆斯林的风俗传统有冲突。清真大寺属于文物,所以内部规定禁止拍照,不过寺里的阿訇很好说话,可以试试。
[同心清真寺美食]推荐吃当地的名小吃“蒸羊羔肉”;也可以尝尝羊肉小揪面。地道的两道当地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