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阳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1961年12月出生。1984年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后一直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会计理论与财务管理。1996年8月破格晋升为教授。第二届沈阳市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现为沈阳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几年来共指导硕士生60余人(含在读)。公开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编教材8部,副主编教材7部,参编教材6部;被国际检索ISTP收录学术论文6篇,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各类纵、横课题16项。1996年被机械工业部列为首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8年获第六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2001年被选为辽宁省第九届党代会代表。在多年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共获各种奖励60余项。现兼任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东北输变电股份有限公司独立监事,沈阳市政府首批集团公司监事等职务。梁杰同志先后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师、沈阳市劳动模范、沈阳市优秀教师等称号。
2.煤炭工业地下气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64年4月生,江苏省宝应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煤炭工业地下气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金评审专家,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地下气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多家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
学习简历
●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在中国矿业大学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1998.1进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一般规律及测控技术的研究,1999.12出站。
承担的科研项目
●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完成了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省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1项,主持●完成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企业自筹项目1项。
●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企业自筹项目4项。
研究领域
☆涉及煤炭地下气化基本规律、测控技术、工程应用及环境保护技术等,在煤炭地下气化研究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令国际、国内学术界所瞩目;
☆提出了我国矿井遗弃煤炭资源地下气化及高硫、高灰、高瓦斯煤层、“三下”压煤地下气化,以及煤炭地下气化制氢的研究领域,获得了三项国家发明专利。
☆积极倡导并负责筹建了我国唯一的一个煤炭工业地下气化工程研究中心,现已成为我国煤炭工业地下气化产、学、研高效结合的典范,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论文及获奖情况
☆近年来共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40余篇,其中5篇被EI收录,参与编写手册1部,即将出版专著1部。
☆1996年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
☆1991年获江苏省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2001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
☆2001年获煤炭工业十大科学技术成果奖1项。
☆1995年被评为江苏省教委国家“八五” 科技攻关先进科技工作者
3.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男,1990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德语班。在宜昌市一医院从事骨科工作16年,于1994年-2002年曾多次赴德国路德维希堡医院进修创伤骨科及关节外科。1997年-2000年赴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全军中青年人才基金班学习。1996年任主治医师,2001年任副主任医师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担任骨科副主任。2005年始担任宜昌市骨科学会常委兼秘书。同年被选为湖北省老年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骨科学会关节镜学组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兼职副教授。自从事骨科工作以来对病人关怀备至,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努力开展新业务,除了对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总结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及经验,同时还成功地开展了颈椎及胸腰椎疾病的前后路手术、人工髋、膝、肩关节置换手术。特别是对骨科疑难危重病人的处理、新技术的开展等富有挑战性工作充满激情,每年完成关节镜手术百余例,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膝关节镜下内侧支持带紧缩及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股关节紊乱症。积极支持广大基层医院工作,不计报酬,通过会诊、转诊形式,为他们解决大量的技术难题,也为他们避免多起医疗纠纷。担任市骨科学会秘书工作,多次参与组织宜昌地区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为骨科专业在宜昌地区的普及和发展作了大量工作,熟练掌握英语、德语,在宜昌市及市一医院对德国文化、经济、医学交流中多次担任主要翻译工作。
认真总结临床经验,多篇论文在国内权威专业期刊上发表。临床科研并举,2001年所主持课题《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中等长点测定》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年《带肌蒂和血管蒂复合髂骨瓣的移植治疗腰椎滑脱》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课题《膝关节镜下内侧支持带紧缩及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股关节紊乱症》及《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中压力监测的临床研究》通过专家成果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不仅业务上努力进取,同时注重医德医风的修养,2001年被评为宜昌市十大杰出青年,宜昌市宣教战线青年十杰,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2005年被评为卫生局优秀共产党员。
4.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笔名木风,笔名艺骞,号博雅斋主,1970年5月出生于甘肃民乐,毕业于甘肃教育学院美术系,中学一级美术教师,现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甘肃省书法家协会、欧阳询书法艺术学会会员。自幼酷爱美术,师从我省著名画家蒋志鑫、杨国光、刘维明、曹文海等研习绘画,常年临池不辍,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展览中获奖、展出或收藏。 1993年参加第二届“红军杯”全国书画大赛获二等奖。 1995年5月作品《高原秋韵图》刊登在《甘肃日报》上。 1997年10月参加张掖地区“丝路春杯”全区反腐倡廉书画展获优秀奖。 1998年参加“桃花源杯”中国书法篆刻小作品创作邀请展获佳作奖。 1999年7月参加全区第三届“庆祝国庆五十周年,迎接澳门回归”中小学师生书画大赛获教师组绘画三等奖。 1999年加入张掖市美术家协会。 1999年加入民乐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1999年加入欧阳询书法艺术学会。 1999年7月参加全区第三届“庆祝国庆五十周年,迎接澳门回归”中小学师生书画大赛获教师组书法二等奖。 1999年12月参加由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中国文联组联部主办的“中华世纪之光”书画大赛获优秀奖。 1999年9月作品《西部神韵》入选由中国美协、中共曲阜市委、曲阜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书画展。 2002年4月加入甘肃省美术家协会。 2006年11月作品入选纪念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画邀请展中获优秀奖并被红军长征纪念馆收藏。 2006年11月作品入选甘肃省首届农民书画展并结集出版。
5.毕节学院副院长男,汉族,1961年1月生,四川广安人,毕节学院副院长,民进会员,研究员。冶金物理化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2年7月毕业于贵州工学院有色冶金专业。1988年获中南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5月至7月在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第20期)学习。2004年9月起在昆明理工大学攻读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曾任贵州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科技处副处长,科技处处长,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湿法冶金新工艺、冶金物理化学。近年来先后主持完成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1项、贵州省攻关项目1项、省基金项目1项、省长优秀科技教育人才资金项目2项、省教育厅项目2项,参与完成各类项目多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指导硕士研究生10名;已在《中国有色冶金》、《有色金属》、《中国稀土学报》、《耐火材料》、《冶金能源》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6.山东交通学院教授男,1960年6 月生,1983年1月毕业于山东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2000年6月获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95年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1989年12月—1991年10月公派在英国利兹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 2003年被山东科技大学聘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所指导的论文于2005年6月通过答辩。现为山东省科技计划与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库专家。讲授过《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计算机接口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多门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工程机械电液智能控制,远程状态无线/有线监测与监控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承担完成了“全无线光学汽车定位检测系统的研制”“电液综合实验台电控系统设计”等科研项目共计五项,获山东省交通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主编出版《现代工程机械电气与电子控制》等专著与教材共四部,发表论文20余篇。
在研课题:1、智能化非接触式自动调平系统的研制(山东省教育厅课题)
2、石屑撒布机的研制(横向课题)。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男,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92年7月毕业于广东医学院整形外科研究生,现任附属医院整形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广东美容外科分会委员。
擅长唇腭裂修复、烧伤晚期疤痕畸形临床治疗、外生殖器整形及美容外科等。主要研究方向为烧伤晚期疤痕的临床治疗与基础研究,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及解剖学研究,唇腭裂的遗传学研究及临床治疗。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省卫生厅及湛江市科委立项科研课题各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及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已有5篇论著在省级及国家级刊物发表,其中国家级刊物两篇。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课题《人体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系统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研究》获2002年度湛江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