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卡文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纳斯卡文化

Nazca Culture

南美洲的古印第安文化。因所在地有纳斯卡河谷而得名。分布于秘鲁南部沿海地区。约从公元前200年开始,持续至公元600年。纳斯卡地区气候干旱,农业生产全凭安第斯雪山融化之水。当时已建立早期国家,但城镇遗址发现得较少,主要文物是墓葬中出土的陶器、纺织品等。该文化的陶器多为双口提梁壶之类,上有风格独特的彩画。最有名的文物是鲜艳耐用的纺织品,用棉花和南美驼毛织成,有刺绣、花毯、织锦、条纹布等种类,图案美丽,色彩配合巧妙,制作工艺极精,为古代世界纺织品中上乘之作。在纳斯卡地区的荒野高地上有著名的地画,这是一些巨大的图案,为挖去地表砾石露出白沙而形成,有方形、螺旋形等几何图形和蜘蛛、蜂鸟等动物形象,面积往往宽达数十米,还有千米以上的纵横交错和平行线条。地画只有在高空才可看清。一般认为它们属于纳斯卡文化,有人认为可能与天文观测和宗教崇拜有关。

纳斯卡文化的彩绣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