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雍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人体解剖名称。

出《灵枢·忧恚无言》。系指口腔内软腭游离缘向下突出的部分。

又名小舌、蒂丁、喉花、蒂中等。

古人认为悬雍垂与声音有关。

《灵枢·忧恚无言》:“悬雍垂声,言声之关也。”

悬雍垂与舌腭弓、咽腭弓及扁桃体等共同组成喉关。

在<辞海>中,对悬雍垂一词的描述如下:悬雍垂,俗称"小舌",在口腔中软腭后缘正中悬垂的小圆锥体,肌质结构,表面覆盖黏膜,平时稍向下垂,进食时随同软腭向上收缩,防止食物由口腔窜入鼻腔.

悬雍垂有何用途?

吞咽时防止食物和液体倒流入鼻腔。在食道和气管顶部有个“小门”,呼吸的时候就关闭食道,下咽的时候就关闭气管 。

悬雍垂的实际功能,现在并不是完全清楚。在最近一些耳鼻咽喉科专业杂志上被称为"神秘的悬雍垂"。 某些语言需要它,是为了发出某种特别的声音, (英语、汉语都不是这种语言)

悬雍垂还可以帮助在我们吞咽及讲话时关闭上腭。另外,一些人可以感觉到它在清除从口腔来的唾液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