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失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国际收支失衡(disequilibrium)

国际收支失衡是指一国经常账户、金融与资本账户的余额出现问题,即对外经济出现了需要调整的情况。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对外,国际收支失衡造成汇率、资源配置、福利提高的困难;对内,国际收支失衡造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困难,即对外的失衡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因此需要进行调整。

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是衡量国际收支长期性平衡的一个重要标志。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个人或经济实体为了经济上的某种目的而自主进行的交易。一国在一个长时期里自主性交易平衡,无须再依靠调节性交易来调节与维持,就可以说该国国际收支达到了实质性平衡。

补偿性交易的观点 也称事后交易,是指在自主性交易出现缺口或差额时进行的弥补性交易

产生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一)结构性失衡

因为一国国内生产结构及相应要素配置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新换代,导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二)周期性失衡

跟经济周期有关,一种因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使一国的总需求、进出口贸易和收入受到影响而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情况。

(三)收入性失衡

一国国民收入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一定时期一国国民收入多,意味着进口消费或其他方面的国际支付会增加,国际收支可能会出现逆差。

(四)货币性失衡

因一国币值发生变动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当一国物价普遍上升或通胀严重时,产品出口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变的情况下,出口减少,与此同时,进口成本降低,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反之,就会出现顺差。

(五)政策性失衡

一国推出重要的经济政策或实施重大改革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六)贸易竞争性失衡 由于一国商品缺乏国际竞争力所引起的失衡

(七)过度债务性失衡 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中,违背了量力而行的原则,借入大量外债,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实施高利率政策和保护主义措施,结果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国际收支逆差不段扩大

国际收支持续失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导致外汇储备大量流失。储备的流失意味着该国金融实力甚至整个国力的下降,损害该国在国际上的声誉。

2.导致该国外汇短缺,造成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一旦本币汇率过度下跌,会削弱本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导致该国货币信用的下降,国际资本大量外逃,引发货币危机。

3.使该国获取外汇的能力减弱,影响该国发展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的进口,使国民经济增长受到抑制,进而影响一国的国内财政以及人民的充分就业。

4.持续性逆差还可能使该国陷入债务危机。

(二)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1.持续顺差会破坏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使总需求迅速大于总供给,冲击经济的正常增长。

2.持续顺差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有大量的外汇供应,这就增加了外汇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导致外汇汇率下跌,本币汇率上升,提高了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产品的价格,降低了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产品的价格。导致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其国内商品和劳务市场将会被占领。

3.次序顺差会使该国丧失获取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的权力。

4.影响了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导致国际贸易摩擦。

5.一些资源型国家如果发生过度顺差,意味着国内资源的持续性开发,会给这些国家今后的经济发展带来隐患。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动调节,二是人为调节。

(一)自动调节

指国际收支在失衡后一定时期内可自动恢复均衡

1.金本位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其基本思想是:各国只要遵循游戏规则,一国国际收支失衡,可以通过黄金的自由输出入和物价的涨跌而自动取得平衡。

所谓游戏规则:

(一)规定货币含金量并以铸币平价决定汇率;

(二)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三)各国不采取任何抵消黄金流出入对本国货币供应量影响的货币政策

(四)自由商品市场,不以任何政策加以干预,物价上个具有完全弹性,各国之间处于完全竞争、充分就业状态。

2.纸币流通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1)固定汇率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2)浮动汇率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二)人为调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