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马家窑文化陶塑人像发现于黄河上游的甘肃、青

海两省,基本上都是陶器上的附饰物。

马家窑文化前期(包括石岭下类型和马家窑类型)

的陶塑人像,多数还是女性的形象,男性形象仅占少数。

甘肃秦安寺嘴1975年出土人头形红陶瓶,属距今5100年

前的石岭下类型遗物,瓶高26厘米,器表施橙黄色陶衣,

瓶口塑一个额上有短发、耳垂有穿孔的人物。眼眶用泥

条圈贴而成,显得炯炯有神。青海大通后子河马家窑类

型墓地,1978年出土一件人像陶瓮,夹砂黄陶质,器身

已残,器肩部位堆塑着一位浅浮雕的女孩形象,像高11.5

厘米,五官锥划而成,体型瘦弱,神态悲伤,头侧垂发

辫,整体作挥臂迈步状。这件人像陶瓮可能是为装敛一

位夭折女孩而特制的。此外,传为甘肃出土的一件马家

窑类型旋涡纹彩陶勺,柄端捏塑成人头,嘴巴旁边绘黑

圈,颇似有胡须的男子头像。这种男女塑像共存的状况

表明:甘肃、青海地区在马家窑文化前期,氏族公社尚

处在由母系向父系过渡的剧烈变革阶段。

马家窑文化后期(包括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伴

随着父权制的确立,装饰在陶器上的人物,几乎都是男

子的形象。甘肃东乡、宁定等地出土的 3件半山类型人

头形器盖,或在嘴巴及两腮部位画着胡须,或在脸上画

着黑色的直线纹和锯齿纹,形貌狞猛,论者称之为古代

黥面文身习俗的写照,或系装扮成野兽的猎人头像,而

按照当时的社会分工,狩猎是男子的职业。此外,青海

乐都柳湾马厂类型墓地出土一件人头形器口彩陶壶,塑

造了一位中年男子闭目养神的模样。

70年代中期,青海乐都柳湾曾出土一件引人注目的

人像彩陶壶,属距今4000多年前的马厂类型遗物,作者

运用浮雕与彩绘相结合的手法,在壶颈和壶腹上部,堆

塑着一位正面站立的裸体人像,不少研究者根据人像嘴

旁涂黑彩和乳房很小等特征分析,认为是男子形象,反

映了当时流行男性崇拜的习俗;但是从刻画的性器官形

状来看,有的研究者又认为是女性的形象,或认为兼有

男女两性特征的复合体。(见彩图人像彩陶壶(马家窑文

化)青海乐都柳湾出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