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文化陶塑人面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已发现两件。
其一,1958年出土于河南陕县七里铺,在一块夹砂灰陶
片上,用堆塑和锥镂的方法,塑造一个五官清晰的人面,
双目锥透成孔,右脸稍残,用途不明,属河南龙山文化
遗物。其二,1960年出土于山东潍坊姚官庄,属距今约
4200年前的典型龙山文化遗物,高约 4厘米,陶色深灰,
用浮雕手法制成,堆塑的嘴唇已脱落,但鼻、眼、眉弓
刻画清晰,体面转折处理恰当,似具男子面容特征。
红山文化雕塑妇女像内蒙古赤峰西水泉红山文化
遗址,1963年出土一件小型陶塑妇女像,头部残缺,残
高3.8厘米,泥质褐陶,捏塑而成,胸前突起乳房,腰部
较细,下半身呈□叭座状。80年代初期,辽宁喀左东山
嘴一处距今约5400年前的红山文化祭祀遗址,出土若干
陶塑女裸像,小型立像残高5~5.8厘米,大型坐像相当
真人的1/2,头部皆残缺,躯体具有孕妇特征。1983年10
月,在辽宁省建平、凌源二县交界处的牛河梁,发现又
一处红山文化祭祀遗址,推测原来是一座女神庙,出土
一件面涂红彩的泥塑女神头像,头高22.5厘米,面宽16.5
厘米,形体与真人相当,额上塑一圈突起的圆箍状饰,眼
睛用淡青色圆饼状玉片制成,整个头像呈扬眉注目、掀
动嘴唇的说话形状,颇有几分神秘的格调,塑工细腻生
动(见彩图泥塑女神头像(红山文化)辽宁牛河梁出土)。
附近还发现人像的肩、手、臂膀、女性乳房等泥塑残块。
有迹象表明:在神殿主室中心,原先塑有型体更大的女
神像。据初步研究,它们是生育神和农神(地母神)的
象征,同时也是母权制遗风的体现。牛河梁女神头像具
有很强的艺术表现能力,揭示了中国原始社会雕塑辉煌
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