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里马运动是根据朝鲜人民的意愿创造出来的群众运动。它反映了朝鲜人民要以跨上千里马的气势,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切愿望。
1956年12月,金日成主席号召全体劳动人民高度发挥自力更生的精神,掀起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他亲临当时的南浦市降仙炼钢厂及全国各地的工厂和农村,向工人和农民说明了国家所面临的困难情况和党的意图,发出了“以跨上千里马的气势奔驰”的号召,动员他们投入这场轰轰烈烈的斗争。
后来千里马运动成为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推动力,成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打破了保守和消极情绪及技术神秘观点,把党的关于大胆地想大胆地实践的号召付诸实践。 在此期间,降仙炼钢厂成为千里马的故乡,在厂名前冠以千里马,发展成为具有年产100万吨的能力的千里马钢铁联合企业,如今生产各种型号的钢材和无缝钢管、钢索等。 进入20世纪70年代,千里马进军更深入发展成为思想、技术、文化的三大革命,在这些年月里江西区金星拖拉机综合工厂仅奋战一年就扩建成使生产能力增长了十倍的大型自动化厂。
另外,南浦冶炼综合企业、南浦造船联合企业、南浦玻璃联合公司等大规模工厂也发生重大的变化。
后来千里马运动成为朝鲜的象征,在朝鲜历史上,称这个时代为“千里马时代”,世人称朝鲜为“千里马朝鲜”。1961年4月15日在平壤市万寿台岗上建立了象征千里马运动的“千里马铜像”。今天,高耸入云的这座铜像反映了朝鲜人民要以跨上千里马的气势进行新的大进军的坚强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