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国武术内家拳的基本功,亦称站桩功,它既是一种体育锻炼活动,又是一种修养身心、陶冶性情的方法。

站桩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最重要的大特点之一。

不论是打人、踢人、摔人,亦不论是挨打、挨摔,防打、防摔,还是胶着状态下的互相撕扯控制,都涉及到一个关键的问题——你自己稳吗?还能从容地进退、自如地防守反击吗?

扎桩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传统武术历来重视桩功训练,而西方则不然(静耗桩)。由于当今传媒的进步与发展,也由于西方武技的商业推广,使许多人所能了解的西方拳技,有时要比了解本国武术还多,人们发现它和打架何其相似。于是总结:还是人家的实用。随着体育商业化的加剧,一代又一代拳王被全世界鼓噪渲染,使相当多的国人感到中国功夫只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事实上,这是认识上的偏差。西洋拳术以打空位为主(随着空手道、泰拳在西方的影响,恐怕不久便不能这样划分了),靠高速度、高密度的拳法步法组合,寻找空隙而击。接触少、善游斗、尽量不搂抱、没有擒摔。因此,步法灵活是取胜的关键,所以不练桩功也是合理的(静耗桩或扎马);而中国武术以控制打法为主,讲究削即打、打即削、攻防结合、削打合一,总是考虑在限制对手的防守和进攻时来发招攻击。这样,势必使撑、扭、抱、按、带、拉、缠、裹、夹、挑、抓等技法频繁使用,从而给自己身体加上了额外负担。这个负担又是动的和变化的,随时牵动着重心,破坏着防守,威胁着平衡。因此,只有脚下生根、间架稳固才不至受制于人,才能将技术发挥出来。故而,强调桩功也是合理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