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北京生活的记忆出租车进入寻常百姓生活,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生活在北京的人,一提起“面的”,是一种多么有趣的感觉。出门招手,面的就到,街上随处可见的,被市民戏称为“黄虫”的面的,开启了北京出租车的历史。“面的”也成为北京出租汽车的代名词。
“面的”,由于其价位低,10块钱10公里,每运营一公里收费1元。且客货两宜,很方便百姓运送如彩电等一些较大的物品,其多功能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因此,它的出现很快就受到了京城百姓的偏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93年,北京“面的”已达到3.5万多辆,占北京出租车总量的51%。当时,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只要有汽车的地方,都有“面的”在行驶,成为京城百姓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北京街头,满眼望去,几万辆“黄虫”穿梭往来,也算是北京一道“靓丽”风景。
永别了 “小面”曾几何时,黄色的面包出租车是北京市民出门代步的亲切工具。一块钱一公里,物美价廉,被人们亲昵地称为“小面”。
1998年,为加强对“小面”的尾气排放治理力度,北京市政府发动了大规模的“扫黄”运动,以“砸面”回收的方式,完成了北京市出租车的第一次更新。1999年,所有2.2万辆“面的”于10月1日前全部被淘汰,黄“面的”时代彻底宣告结束。
当时代替“小面”的就是到现在还跑在北京街上的红色夏利。不过小夏利没空调的缺点也很快暴露出来,这时市场又引入了富康和捷达,北京出租车市场算是完成了第一次大变脸。
即使不是环保的需要,“小面”也注定是个暂时的过渡事物。“小面”十年,作为一个时代的符号留在北京的城市发展史中,作为一段温馨的回忆,也就此留在了北京普通市民的心中。
时至今日,夏利的使命也即将完成。对能在黑夜里熟练辨别“1块2”四车灯夏利的北京市民来说,此时的心情正好似当年告别“小面”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