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情概况霞美镇位于福建省南安市东部,面积56km2。霞美镇于1999年7月设立,从原丰州镇拆出。辖16个行政村(其中4个老区村,一个少数民族村),截止2008年,总人口64179人,是闽南著名侨乡之一。东距泉州市区12公里,西离南安市区10公里,省道308线贯穿全境,与省道307线、金霞、柳中、军民连心公路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霞美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湿润多雨,阳光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350天以上,年平均气温20℃,年平均降雨量1500-1800mm左右,地势平坦,物产丰富,是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实施单位。农业基础设施完善,拥有小一型水库一个,小二型水库二个。[1]
自然资源全镇共有耕地17602亩(人均0.28亩),山地30950亩(人均0.5亩),果园15540万亩(人均0.25亩)。名优特水果主要有龙眼、橄榄、杨梅等。拥有花卉基地面积8000多亩,年产值1亿多元,是全省4大花卉基地之一。全镇畜牧业规模实体数十个,其中,生猪存栏数达万头的有大众、顺兴、华友3家,大众、顺兴养殖场已取得省“绿色食品商标”。[1]
经济状况霞美积极推进农业综合开发,花卉产业发展迅速,丰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花卉基地)建设进展顺利,霞美花卉基地总面积达8000多亩,年产值1亿多元,有效解决农村6000多名富余劳动力的出路;畜牧产业发展形势喜人,全镇畜牧业规模实体数十个。
霞美积极发展工业,鼓励传统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增资扩营,积极扩展国内、国外市场。以机械电子、箱包鞋业、石材建材、陶瓷工艺为主导的四大支柱产业正在形成,有力地拉动了全镇的经济增长。市重点项目福建福山轴承有限公司的建设也进展顺利,并已投产;泉州变压器厂、宏利达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被确认为南安市"明星企业"。同时,充分利用丰霞高新技术密集区的优势,高度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狮山电器设备厂荣获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
霞美积极优化硬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改建并举,不断加快镇区的规划建设,完善城镇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把发展小城镇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起来。霞美新区建设一、二期工程正在进展中,旧区改造步伐不断加快,一个全新的霞美新镇区雏型正在呈现。
截止2008年,全镇有工业企业13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家,纳税500万元以上企业2家,分别是福山轴承有限公司和泉州变压器有限公司。主要有机电、电子、汽配等三大支柱产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企业7家,省名牌企业1家,福山轴承“FS”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
基础设施霞美拥有省部级重点职专1所,完全中学1所,初中校1所[2],19所小学,3所幼儿园。卫生设施完善,有1所卫生院,16个卫生所,20个卫生室。由南安市自来水公司供水,南安电力公司供电,通讯、有线做到全镇覆盖,村村通水泥路。海外侨亲5万人,历年捐资累计4780万元,主要乡贤:印尼侨胞洪天紫先生及子女洪基瑞等6兄弟,香港同胞黄朝阳、陈通贵、陈汉榕等。2006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6.2亿元,工商税收入库3346.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600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3.2 %,全镇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镇党委、政府荣获南安市三农工作先进单位。[1]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阳光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350天,年平均气温19℃,平均降雨量1500mm左右,地势平坦。
交通条件省道306线、金霞公路、柳中公路、军民连心路贯穿而过,公路总里程62.1km。丰州大桥与柳中路连在一起,沟通省道305、306线,交通路网密度为1.2km/km2。距南安、泉州市区、高速公路入口处均在10km左右,距晋江机场13km,泉州火车站13km、后渚港16km,交通十分便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