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1875年—1898年),字暾谷,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朝末年维新派人士。出身贫苦家庭。自幼入私塾学律赋,博学强记,聪慧好学。年长曾随岳父沈瑜庆游武昌,结识赞同维新变法人士陈宝箴、陈三立父子。1893年回乡参加福建恩科乡试,中第一名举人。1894年到北京参加恩科会试,不中。次年再次赴京参加乙未科会试,又不中,乃入贽于内阁中书。时值甲午战败,清廷签订《马关条约》,基于国家与民族的严重危机,开始投身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维新变法运动。5月2日,与同试举人“发愤上书,请拒和议”,反对割让辽东和台湾。1897年入张元济等在北京创办的“通艺学堂”学习,增长了“西学”才干。1898年1月31日,发起并动员寓京的福建籍维新人士,成立闽学会,与粤、蜀、浙、陕等学会互通声息,传播西学。不久,康有为在京组织保国会,他为该会“始倡董事,提倡最力”。6月11日,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朝廷命四品以上各官荐举人才。翰林学士王锡藩以“才识明敏,能详究古今,以求致用,于西国政治之学,讨论最精,尤熟于交涉、商务,英年卓荦,其才具实属超群”,将他推荐给光绪帝。9月5日,与谭嗣同、杨锐、刘光第四人被授予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预新政事宜。在9月5日到14日10天里,上书言事最多,不少变法上谕出自他的手笔。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再次“训政”,他与谭嗣同等皆被捕入狱。9月28日,被杀害于宣武门外菜市口。时年2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遗著有《晚翠轩集》。
林旭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现任分子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省高校感染与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从事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与科研工作10余
年。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博士研究生4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肝炎病毒及细菌致肝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内容涉及: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增强的分子机制;乙型与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与致病性变化的关系;肝内螺杆菌致肝癌的分子机制;肝内细菌与肝炎病毒致肝癌的协同作用及机制。近年来参与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及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重大科技基金、全国优博作者专项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专项基金在内的9项科研项目研究。近年来的科研成果主要有:1、证实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第652位氨基酸是病毒复制相关功能位点;2、证实中国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肝内全基因组(3.2Kb)HBV DNA复制能力高,且肝组织内的HBV剪接变异体具有促进全基因组HBV复制的作用; 3、证实HBV X基因热点突变可导致生物学功能的变化,并且尤为重要的是,这种变化具有基因型特异性。4、发现3种新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剪接变异体,证实剪接特异性蛋白具有致病性,包括致肝细胞空泡化、反式激活及抗干扰素作用等。近五年来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1、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包括Journal of Vir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以及相关专业的国内权威期刊;2、在基因库上登录23株来源于肝癌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序列及3株乙型肝炎病毒剪接变异体基因序列;3、获得一项国家专利(HBV细胞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