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哈尔滨圣雪蒙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女,1956年10月出生,研究员。1978年7月毕业于上海纺织工学院纺织机械设计专业,1978年8月被分配到哈尔滨针织厂任技术员,1980年调到黑龙江省纺织工业研究所,二十年来一直在科研一线从事亚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1995年任副所长,1999年又任哈尔滨圣雪蒙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参加“亚麻纤维测试仪器的研制”成果,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参加“亚麻短麻高支纱的研制”项目,获联合国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亚麻精机的研制”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的“亚麻细纱予处理工艺技术的研究”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发展黑龙江省亚麻纺织工业综合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科技成果证书,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发表的论文有:亚麻细纱予处理工艺技术的探讨、刊登在国家级刊物《纺织科学研究》96第一期。浅谈我国亚麻纺织工业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发表在《纺织科学研究》97策四在《黑龙江纺织》98第一期。《浅析我省亚麻纺龙红纺织》98第二期。国产亚麻湿组长麻纱成纱强度低的分析刊登在《黑龙江纺织》98第三期。
2.福建省画院专职画家(19363—)女,福建漳州人。擅长中国画。毕业于龙溪师范艺术科。历任省出版社年画、连环画创作员,漳州市二轻系统设计人员,漳州市电影站宣传干事,福建省画院专职画师、二级美术师。现为福建省画院专职画家、高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美协理事。擅长工笔人物,主要作品《龙江颂》、《山歌晚会》入选第上届全国美展,编入上海人美出版《全国美展华东地区作品选集》;《龙江颂》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庆丰收》入选全国中国画展,福建出版社出版,《人民日报》等各大报刊登;《元宵图》、《周总理与邓大姐》、《水仙花故事》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水仙花故事》获优秀作品及第三届年画展评铜版将,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凤求凰》1988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代绘画名作展在日本弥勒之里美术馆展出并由该馆收藏;《海风》、《知心》1987年入选法国滨海卡涅国际画展;《风声》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香港《收藏天地》作专题介绍并附品七幅。出版有《林俊龙、李淑华人物画》、《李淑华、林任菁合集》。
3.通州区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现任政协通州区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区委统战部部长。
女,1952年1月出生,回族,在职大专学历,197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1月参加工作,籍贯北京市通州区。
负责社会法制与民族宗教委员会工作,分管专委会工作四室,联系民族宗教界、台胞台属归侨侨眷界委员。
4.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研究员1987年7月毕业于延边农学院,并被分配到白城市农科院工作。1998年11月调入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工作至今。主持和参加国家、省级课题11项,主持市级科研课题3项,取得科研成果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这些科研成果均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白城市农科院工作期间,主持市科委攻关项目3项(一)“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玉米杂交种选育”(二)“高油玉米杂交种选育”(三)“中杆高粱杂交种选育”。二、1998年11月调入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从事特用玉米育种工作,共引进糯玉米材料203份,选育和回交转育糯玉米后代S1—S6系846份,组建2个糯玉米群体,回交转育高直链淀粉后代材料237份。选育优异组合2个。现任玉米品种资源与评价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子项目“玉米种质资源搜集、保存与整理”工作。繁殖更新玉米资源786份,入国家中期库35份。参加国家、省级课题10项,其中1、国家农发办项目“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优质饲料粮基地建设”,第3名;2、国家“863”项目“高油玉米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第3名;3、“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专用型玉米深加工开发研究”,第4名;4、吉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专用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第4名;5、国家“863”项目“抗虫转基因玉米”,第4名;6、科技部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的区试与示范”,第5名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的文章10余篇,
育种情况
在作物育种中,主要从事杂交育种工作。主持和参加了玉米、高粱的杂交育种工作。先后有3个高粱品种、4个玉米品种通过吉林省品种委员会审定。
育成品种
育成的玉米品种有:“城早1号”、“城玉5号”、“城油2号”、“城油6号”;育成的高粱品种有:“白杂6号”、“白杂7号”、“白杂8号”。
获奖情况
“高粱白杂6号”获白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推广一等奖;
“高粱白杂8号” 获白城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油玉米城油2号”获白城市科教兴农一等奖。
5.天津市党建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女,1952年3月生,天津市人。副研究馆员。中共党员。199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函授)经济管理系,现在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天津市委党校’97级党建专业研究生班就读。历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图书馆综合部主任,全国党校文献情报学会天津分会常务理事、秘书长。目前在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建研究所工作,任天津市党建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长期致力于图书资料、经济管理和党建理论研究,从事图书资料管理、刊物编辑和各学科建设等工作。近年来,主编和参编国家级、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6项(专著),发表有关学科论文、综述等80余篇,近百万字。并分别获不同层次科研成果奖18项(国家级7项、省市级5项、校级6项)。其中,主要著作:《历史巨变中的伟大工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为天津市“九五”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荣获全国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党政干部信息资源综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为国家“九五”社科基金项目,荣获全国党校文献情报学会学术著作类一等奖和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科研成果二等奖:《新时期党校教育若干问题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为天津市“八五”规划重点项目:《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为全国组织系统重点课题,荣获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科研成果三等奖:《党校图书馆事业的回顾与展望》(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出版);《中共天津市委党校五十年》(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等。主要论文:《党校文献信息开发利用的途径》(《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5年第4期)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优秀论文奖:《党校图书馆网络化建设之管见》(《情报资料工作》1996年第6期)荣获全国党校文献情报学会科研成果二等奖:《试论党校图书馆现代化多功能建设》(《情报资料工作》1992年第6期)荣获全国党校文献情报学会科研成果三等奖。《知识经济·知识创新·图书馆建设》(《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1998年第4期)荣获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科研成果三等奖:《建国以来我校建设发展的几点启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4期)。荣获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科研成果二等奖。另外,还编辑学会年度论文集等数部。另有数篇论文被收入《中国教育改革文集》、《中国当代论文集》、《中国改革开放论文集》、《世纪之交的思索》、《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改革与发展文汇丛书》、《中国改革与建设研究文库》等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