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解释:1.传说中使人饮后发狂的泉水。

2.喻指接受错误的思想、学术。

3.湍急的泉水。

4.一般喻指全民都顺从一种近乎疯狂的思想,多指贬义,但有时也用于褒扬。

例:

1梁启超不无得意地回忆道:“甲午挫后,《时务报》起,一时风靡海内,数月之间销行至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举国趋之,如饮狂泉。”

典故出处:【原文】

昔有一国,国中一水,号曰“狂泉”。国人饮此水,无不狂;惟国君穿井而汲,独无恙。国人既并狂,反谓国王之不狂为狂。于是聚谋,共执国主,疗其狂疾,火艾针药,莫不毕具。国主不胜其苦,于是到泉所,酌水饮之,饮毕便狂。君臣大小,其狂若一,国人乃欣然。 (据《宋书》改写)

【译文】

从前有一个国家(今天所谓城市),全国只有一眼泉水,名叫“狂泉”。全国的人都饮这水,没有不疯的;惟有国家的君主打水才可以没有疾病。全国的人已经都疯了,反而说国王的不疯是发疯。于是聚集在一起想办法,一起抓住国王,治疗国王的疯病,用艾叶烧熏、扎针、吃药,没有不全部用上的。国王受不了那苦,于是来到泉边,舀水喝了,喝完就疯了。(全国)君臣、大人小孩,他们的疯病都一样,大家便兴高采烈。

【文言知识】

恙。“恙”指“病”、“病害”或“病痛”、上文“故无恙”,译为唯有国家的君主来打水才没有疾病。又引申为“意外的不幸事”,如成语“安然无恙”,译为很平安没有什么不幸的事情发生。今人写信常说“别来无恙”,译为分别后没有什么意外的事情发生。

【感悟】

狂泉不过是个假想的故事而已,但它却告诉我们:在举国上下只流行一种荒诞的意识、只贯彻一种虚伪的做法的情况下,一个有健康头脑和正常行为的人,要想在众人颠倒黑白的环境下坚持公正的原则,的确是极其困难的。

国君的可悲在于屈从、不能坚持真理。

【启示】多数人的荒谬有时竟会成为“真理”,但它的本质仍然是荒谬。如果在黑白颠倒的世界里,所有人都说那张白纸是黑的,你能勇敢地站起来说那时白的吗?你是否会狐疑的询问自己:是否是我记错了?或是我原本就是错的?

在举国上下只流行一种荒诞的意识、只贯彻一种虚伪的做法的情况下,一个有健康头脑和正常行为的人,要想在众人颠倒黑白的环境里坚持公正的原则,的确是极其困难的。众人皆醉我独醒看来真不会有好下场.

人狂己不狂,能办到吗?相信自己,有时候就是对的,哪怕在别人眼中的自己再疯狂。

人错己不错,能做到吗?坚持己见,有时候就是对的,哪怕和自己站在一起的人再少。

人狂己勿狂。

人错己勿错。

中心意思:坚持真理,勿要随波逐流.

多数人的荒谬有时竟会成为“真理”,但它的本质仍然是荒谬。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