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扮莲花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莲花落是评剧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作为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说唱形式,宋时乞丐行乞时多演唱此调。清·嘉庆后出现了彩扮莲花落,俗称“十不闲”,流传甚广。莲花落艺人大量吸收蹦蹦的曲牌与唱腔,并借鉴其拉场玩艺的形式,将原有长篇说唱故事拆开,改为单折小戏演出,这就是具有简单戏曲形式的拆出阶段。1908年,评剧鼻祖成兆才等人到永平府(今河北省卢龙县)演出,一度唱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