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住宅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滕头村过去贫穷主要表现在住房破旧。最近十多年,滕头住宅进行了“三级跳”,出现了三次大变化。第一次,村民们各自为战。“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谁有钱谁造房。结果,造的房子五花八门,既缺乏规划,影响村里整体形象,又没造出一幢像样的住房。第二次,80年代,村里还不富,村民仍困苦。但他们以鸠工燕匠之壮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成高低一致、整齐划一的“农家楼”。这在当时算得上惊天动地之壮举了,周围村庄的人们看了都眼馋。从此,滕头抹去了住低矮、狭窄、破旧房的凄凉情境,实现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住房标准。但是,他们不满足,他们要住好房,住宾馆式的“洋房”,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口号,就是要住环境优美、幽静清雅、宽敞舒适、卫生设备齐全。具有新型格调的别墅式住宅,称为“小康住宅”。

“小康住宅”是滕头村第三次住宅改革。这种房子窗户明亮,房间亮堂,车路至门口,四周绿化带,门前有花园,四季飘花香。住房面积小套“196型”:中套“230型”;大套“400型”。村民购买一套小型别墅.价格不超过十万元。现已建成65幢130套小康住宅区。被人称为“大鹏万里有余意,老鹤千年无倦容”的老书记傅嘉良和提出“居安思危,永不满足,与时俱进,再创新业”口号的新书记傅企平,异口同声地告诉游客:“我们村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80平方米。下一步争取住更华丽时髦的住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