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3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俄罗斯Su-27K(苏-33)舰载重型战斗机研发经历十分坎坷,从顺利完成首次着舰试验到正式服役,长达十年的时间。其实早在1970年,前苏联决定研制大型核动力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时,就同时展开舰载机的预研工作,苏一33最终于1998年8月31日引进作战编制,同时这一天还是俄罗斯著名试飞员普加乔夫的50周岁纪念。苏-33舰载机是一种成功的从陆基型转型为海基舰载型的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在机身前部安装前水平鸭翼的舰载战斗机,具有非常高的机动性和加速性,其最大飞行马赫数为2。5,作战半径为1200千米,苏—33还将换装推力更强的AL—39FU推力矢量发动机,以进一步发展成超机动性战斗机。为节省空间,苏-33的机翼和尾翼都可折叠,新机翼增加可调节襟翼,以及单缝双面襟副翼,使飞机具有低速起飞和飞行的能力。但苏-33舰载机发展现状不太乐观,仅仅在俄罗斯唯一的一艘大型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配置着24架苏—33舰载机编队,根据俄罗斯未来海军发展计划,俄将于2010年起开始建造4艘中型航母,以装备俄罗斯海军,届时俄罗斯舰载机的发展将面临转折。苏—33共有12个武器挂架,武器挂载6吨多,可使用R—27ET、R—27ER远程空空导弹;R-77主动雷达中程空空导弹;最新型R—73M近距格斗空空导弹;具有超音速突防能力的KH—31/41反舰导弹。装有伸缩式空中受油管,大大提高其航程和续航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