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带脉之会。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一说“在带脉直下二寸”(《针灸集成》)。布有髂腹下神经和旋髂浅、深动、静脉。主治小腹痛,腰胯痛,带下,疝气,及子宫脱垂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位置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

局部解剖有旋髂浅深动、静脉。分布着髂腹下神经。

主治赤白带下,腰胯痛,少腹痛,疝气,便秘。现多用于子宫内膜炎,睾丸炎等。

刺灸法直刺0.5~1.0寸。可灸。

配伍配气海、三阴交,有调气温阳,散寒止痛的作用,主治少腹痛。

配太冲、曲泉,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疝气。

文献摘要《素问》:王注:足少阳、带脉二经之会。

《甲乙经》:男子阴疝,两丸上下,小腹痛,五枢主之。

《千金方》:主阴疝,两丸上下,少腹痛。

研究进展对下腹部麻醉效果较好,如对阑尾切除术采用五枢、脾俞、京门,手术针刺麻醉率(I、II级),达到69.49%。另对子宫全切术,以五枢透维道、气海俞、阳陵泉等穴,不但取得较好麻醉效果,而且还可促进唾液淀粉酶活性增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