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明代皇极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明皇极门原名奉天门,是明朝宫殿主体皇极殿(即奉天殿,清太和殿)的正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太和门。现今的太和门为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这是紫禁城内最为高大壮丽的门。皇极门建在汉白玉砌成的三层平台上,平台四周有栏杆围绕。皇极门九楹三门,重檐,前后平台上各有三出(供上下的台阶),左右各一出,皇极门的两边有昭德门和贞度门。门前是一个方形广场,广场东西两侧为庑,东北、西北两角为崇楼。广场正中是一条专供皇帝使用的白玉石御路。广场前部横贯金水河,曲折有致,形似玉带,也叫玉带河。河上跨汉白玉单拱金水桥五座。沿河两岸围绕着汉白玉雕琢的栏杆。广场的南部即为午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