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牙髓病

疾病概述

牙髓病是指牙髓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髓炎症、牙髓坏死和牙髓退变。由于牙髓组织处于牙体硬组织包绕之中,只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与外界联系,牙髓急性炎症时,血管充血、渗出物积聚,导致髓腔内压力增高,使神经受压,加以炎性渗出物的刺激而使疼痛极为剧烈。

病因病理

病因

1.微生物感染

细菌是牙髓病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其细菌主要是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杆菌,如链球菌、放线菌、乳杆菌等。

细菌感染的途径有:

(1)经牙体缺损处感染,如深龋、牙外伤、重度磨损等严重牙体缺损,细菌及毒素通过牙本质小管或穿髓点侵入牙髓。

(2)经牙周感染,细菌及毒素经过牙周袋,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而侵入牙髓。

(3)血源感染,细菌及毒素经过血液而侵入牙髓是十分罕见的,但并非不可能。

2.化学刺激

(1)药物刺激

制洞后消毒用药,如酚类可致牙髓受到刺激。

(2)充填料刺激

深洞直接用磷酸锌水门汀垫底,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等都可能刺激牙缝。

3.物理刺激

(1)温度刺激

制洞时如使用气涡轮机必须喷水降温,否则导致牙髓充血、出血引起炎症。

(2)电流刺激

口腔内如有两种不同金属的修复物接触,通过唾液可产生电位差,对牙髓有一定刺激。

(3)气压变化的影响

在高空飞机或深水潜泳时,气压变化可导致牙髓病变急性发作。

(4)创伤

如糖尿病等可引起牙髓退变,肿瘤亦可波及到牙髓,血源性感染引起的牙髓病极少见。

治疗

初期慢性牙髓炎可采用间接盖髓术。

其它情况的慢性牙髓炎后牙采用干髓术,前牙则采用去髓术。

年轻人特别是牙根尚未发育完成的恒牙可采用切髓术。

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时先应急处理,方法是局麻下开髓引流、药物止痛等。待剧痛缓解后,后牙采用干髓术,前牙采用去髓术,逆行性牙髓炎采用去髓术合并牙周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