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食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我国风味菜肴之一。自西周时代起,宫中就设有负责王之食饮膳羞的机构与官员,各代名称不一。这些机构的设立,保证了皇室享乐的需要,由于集中了人力物力,对研究与提高烹饪的技术水平,也起了重大的影响。我国宫廷风味菜,以几大古都为代表,有南北味之分。南味包括金陵(南京)、益都(成都)、临安(杭州)、郢都(武汉),北味包括长安(西安)、洛阳、开封、北京、沈阳。元明以来,宫廷风味菜主要指北京宫廷菜。南、北味的共同点都是华贵珍奇、配菜典式有一定的规格。如周代的“八珍”(见《礼记.内则》),二千年来,虽然具体内容有所变化和扩大,但一直被沿用。《隋书》、《旧唐书》、《新唐书》中所载《大官食法》、《四时御食经》(二书已佚)及隋代谢讽《食经》,皆专谈宫廷御膳;唐韦巨源《烧尾宴食单》,宋司膳内人《玉食批》、《武林旧事》所载张俊招待宋高宗的食单、《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所载御宴食单,元代《饮膳正要》,《明史.礼志》所载各种御宴食品和清宫档案所存御膳食单,均为我国宫廷食馔的重要资料,是烹饪遗产宝库中珍贵的一部分。宫廷风味菜肴烹饪技艺要求严格,食品精致,今天仍可借鉴。然其过分程式化,讲究排场,浪费也十分严重。此外,宫廷食医在饮食卫生、营养学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