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以鱼加盐等调料腌渍之,使久藏不坏,古代称为“鲊”。本为古人防止鲜鱼变质,加以处理的一种方法。糟鱼,腌肉也可称为“鲊”。《说文.鱼部》:“鲊,藏鱼也。”《渊鉴类函》卷三八九引《汉书》:“昭帝时,钓得蛟,长三丈,帝曰:此鱼鳝之类。命大官(御厨)为鲊,骨肉青紫,食之甚美。”蛟,指鲨一类的大鱼。《晋书.列女传》:“[陶]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鲊遗母。”南朝齐王融《谢司徒赐紫鲊启》:“东越水羞,实罄乘时之美;南荆任土,方揖鲊鱼之最。”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安禄山恩宠莫比,其赐膳品,月有野猪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