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拼音:

pèi,

笔划:

8

部首:

五笔输入法:

mhhc

基本解释: 帔

pèi

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凤冠霞帔。

笔画数:8;

部首:巾;

笔顺编号:25253254

详细解释:

pèi

【名】

(形声。从巾,皮声。巾,裹头或缠束、覆盖用的织物。本义:裙)

同本义〖skirt〗

弘农谓裙帔也。——《说文》

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妇女用的帔绣着各种花纹,大领对襟〖shortembroidedcapewornoverawoman'sshoulderinancientChina〗。如:帔子;帔巾;帔肩;帔服(指帔子和裙袄);凤冠霞帔

一种类似僧人袈裟的衣服〖cassock〗

其服黄帔,乃是古贤之衣。——《笑道论》

1、披肩。六朝的帔近似今日披风,男女兼服。唐代帔子近似后世云肩、背心,为女子常服。宋代的帔子可能指盖头,为已婚妇女象征,且作装饰,为出嫁新娘不可少。《南史.任昉传》:“西华冬月著葛帔綀裙。”唐蒋防《霍小玉传》:“容貌妍丽,宛若平生,着石榴裙,紫袪裆,红绿帔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公主出降》:“又有宫嫔数十,皆真珠钗插,吊朵,玲珑簇罗头面,红罗销金袍帔。”

2、命妇的礼服。因文有霞彩,称霞帔。始于唐。宋帔分两种,霞帔非恩赐不得服,直帔通行于民间。明代霞帔形似两条彩练,绕过头颈,挂在用前下垂一根金玉坠子。清代霞帔阔如背心,中间缀以补子,下施彩色流苏。《文献通考.王礼九》:“[宋]孝宗乾道中,中宫常服,有司进真红大袖,红罗生色为领,红罗长裙,红霞帔,药玉为坠,背子用戏罗,衫子用黄红纱,裆袴以白纱,裙以明黄,短衫以粉红为之。”《续文献通考.王礼八》:命妇冠服,洪武四年定,“一品衣金绣文霞帔,”,“二品衣金绣云肩大杂花霞帔”。“三品衣金绣大杂花霞帔”,“四品衣绣小杂花霞帔”,“五品衣销金大杂花霞帔”,“六品、七品衣销金小杂花霞帔”,“八品、九品衣大红素罗霞帔”。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