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陵墓雕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南朝石刻圆雕,在南京、丹阳一带。已发现的有宋武帝初宁陵、齐明帝兴安陵、梁文帝建陵、梁武帝修陵、梁简文帝庄陵、陈武帝万安陵、陈文帝永宁陵及梁王室萧宏、萧秀、萧恢、萧憺、萧景、萧绩、萧正立、萧映的墓,另有十二座失名。墓上雕刻通常六件三种:帝陵石兽一对、神道柱一对、石碑一对,王公墓石狮一对、神道柱一对、石碑一对。帝陵前石兽形类石狮而生角、翼,独角者称“ 麒麟 ”,双角者称“天禄”,均是传说中的灵异瑞兽。王公墓前石兽,形同狮子而多双翼。均用整块巨石雕成,多仰首,垂身,有的则蹲伏,继承东汉传统造型,但形体硕大,气势恢宏。神道石柱下为双螭座,中为刻瓦楞纹的柱身,上 端石额一方刻文, 柱顶一仰莲形圆盖,盖上伫立一头与墓前石兽相同的小兽,整体凝重,盖有特色。

南朝石兽 就其形式来说,是承袭汉代石兽雕刻的。尤可注意的是,它的渊源可上溯到古代波斯的雕刻。这种形式虽然后代不再有,但由于利用整体石材,以洗炼的手法表现雄伟的气势,显然影响着唐代陵墓前的石狮形式的创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