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概述:

支气管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许多国家和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首位。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4 ̄8:1。城市多于农村。年龄多在40岁以上,少数病人在40岁以下。绝大多数的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称支气管肺癌。肺癌是它简称或通常称呼。 肺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首选。原发癌肿局限在支气管肺内,尚未发生远处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时,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但多数病人在第一次来外科就诊时病变已属晚期,多数病人已失去根治性切除之机会,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仍是当前医者的重要任务和责任。

症状体症:

1.刺激性咳嗽、大多为乾咳或白色泡沫痰。

2.血痰常为痰中带血点或血丝。

3.癌肿长大造成支气管不同程度阻塞时,可出现胸闷、哮喘、气促及局限性哮鸣音、局部肺气肿等症状和体征。

4.支气管完全阻塞时,出现相应肺组织肺不张的体征。

诊断依据:

1.刺激性咳嗽、乾咳或白色泡沫痰、痰中带血点或血丝。

2.胸闷、哮喘、气促。

3.局限性哮呜音,局限性肺气肿或肺不张的体征。

4.X线胸部平片:见肺内有密度均匀,边缘不整或分叶肿块、或肺内有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有切迹或毛刺阴影,有时可见到局部肺气肿、肺不张等。

5.痰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

6.支气管镜检查窥见癌源病变。

治疗原则:

1.原发癌肿尚局限在肺内,尚未发生远处转移的病例,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可根据病理切片所见,辅以其他疗法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2.手术切除的范围应按病人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即要全部清除癌变组织,又要尽量保存肺功能。

3.对病变已属失去根治手术机会的晚期患者,若在Ⅲb期前,仍可争取切除肿瘤和清扫区域内淋巴结,有望获良好效果。

4.放射疗法:放射治疗是局部杀伤癌肿病源的一种方法。在各型肺癌中未分化小细胞癌最为敏感,其次为鳞状上皮细胞癌,腺癌敏感度更低。目前常用于病变范围广泛,出现运处转移或因全身情况不良,不适于施行手术治疗者,以改善症状和延长寿命。 放射治疗亦可与手术治疗综合应用。根据癌源部位和范围,估计手术难度较大的病例,术前放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未分化小细胞癌如适于手术切除者,术前放疗可提高疗效。其他类型的肺癌术前放疗对疗效的作用意见不一,因此不宜常规应用。

5.抗癌药物应用:在各种类型的肺癌中,未分化小细胞肺癌最敏感,疗效最好,鳞癌次之,腺癌敏感度最低。近年来选用几种作用于不同细胞周期的药物联合使用。术前行支气管动脉内插管用抗癌灌注治疗,亦可缩小癌源,提高切除率。

6.其他中西药物能起辅助治疗作用。

2.中医治疗

肺癌是肿瘤科常见病,早期治疗首选手术切除。但由于种种原因,就医时大部分患者已至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治疗机会。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肺癌已获得值得关注的疗效,在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方面发挥了特色。现将中医治疗肺癌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的有关文献记载及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痰结是中医中药治疗肺癌的病理基础。

《难经》云:“肺之积,名曰息贲……令人洒息寒热、咳嗽、发肺壅”。《素问·奇病论》云:“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病名曰息积”。《素问·玉机真藏论篇》详细记载了晚期肺癌发热、胸痛引肩背、恶液质的症状,指出“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可见,“息贲”、“肺壅”、“息积”、“肺积”均可归为支气管肺癌的中医病名范畴。

肺癌的病因病机,《杂病源流犀烛》论述得较为中肯,认为:“邪积胸中,阻塞气逆,气不得通,为痰……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该文深入认识到痰结而致胸中有形结块的病机。而无论是正气内虚、脏腑失调,还是外邪侵肺、寒热太过,均经过肺气贲郁,积聚成痰的病理过程。无痰,则无以生肺积,故痰结于肺是肺癌的病理基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脾气虚,阴阳失和,受于风寒或风热之邪,初未能成积聚,正虚祛邪不力,日久留滞成痰,痰气胶结,乃成肺积。痰瘀化热,灼伤血脉,则咳唾痰血。痰凝着于皮下,则见缺盆结核,流着于骨,则成骨痹,流于脑,则头痛目瞑。肺癌的脏腑病机与肺、脾二脏密切相关,痰结贯穿于肺癌由原发到转移的整个病程。

根据肺癌的病理机转,按照中医的辨证分型特点,中医治疗肺癌时大体分为肺郁痰热、气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4个常见的临床证型。其辨证要点和施治方法分述如下。

1肺郁痰热型症

咳嗽不畅,痰中带血,胸胁痛或胸闷气促,唇燥口干,大便秘结,舌质红或暗红、苔黄,脉弦或弦细。本证为肺气贲郁,血瘀痰壅。治宜宣肺理气,化瘀除痰。

2气虚痰湿型症

咳嗽痰多,胸闷短气,少气懒言,纳呆消瘦,腹胀便溏。舌质淡黯或淡红、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濡或滑。证属肺气虚弱,子病及母,脾失健运,痰湿内阻。治宜补气健脾,除痰散结。

3阴虚痰热型症

咳嗽少痰,或干咳,咽干不适,或咯痰带血丝,胸满气急,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心烦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绛、苔光剥或舌光无苔,脉弦数无力。本证为肺肾阴虚、痰热互结,治宜滋肾清肺,除痰清热。

4气阴两虚型症

干咳痰少,咳声低微,或痰少带血,消瘦神倦,口干短气,目瞑失寐,烦躁心悸,纳差体乏,舌红干或嫩红、苔白干或无苔,脉沉细。证属肺脾两虚,肾阴枯竭。治宜益气养阴,扶正除积。

但是由于中医中药治疗肺癌的理论比较复杂,尤其是应该在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作整体辨证之后方能做出合适的治疗法则来。虽然如此,中国中医科学院肺癌专家朴柄奎教授研制的肺癌新药——益肺清化颗粒,是中医中药治疗肺癌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果。

疗效评价:

1.治愈:病肺切除,余肺扩张良好,症状消失。 2.好转:经手术作姑息切除后或经放疗,化疗后癌源缩小,症状改善。 3.未愈:症状未改善。

专家提示:

肺癌的病因虽未完全?解清楚,但公认与吸烟、大气污染及某些工业污染有密切关系。因此,做好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保健意识,加强对环境保护力度,可减少肺癌的发病率。 肺癌的早期症状轻微,且不典型的易被患者或医者所忽视,易漏诊或误诊为伤风感冒或呼吸道其他疾病,致使大多数患者来外科就诊时,病变已属晚期已失去根治性治疗的机会及时机。因此,医者、病者必须提高这一常见病的警惕。对40岁以上反复肺部同一部位感染,或痰中有血丝、血点者或胸部呈局限性哮鸣,局限性肺气肿之体征者,或近期发生肺不张者,均应高度警惕有肺癌的可能。必须给予仔细检查,以避免漏诊及误诊。临床工作中亦常可见到医者及病者由于过于追求病理学诊断,形成非有病理学诊断,不能诊断肿瘤,更不能决定治疗方针的错误片面概念。亦有甚至陷入了“痰液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癌细胞,或胸部穿刺未穿刺到肿瘤组织就排除了肿瘤的诊断”的极其错误的思想误区。耽误了病情,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用药范围:

用药指南 : 1.病变局限,一般情况良好者,用药以“A”为主; 2.病变较广泛者可选用“A”、“B”、“C”。 [A] 常规用药 : 青酶素 ?青酶素 盘尼西林可选用药 : 硫酸镁 硫苦 泻盐 [C] 特选用药 : 头孢三秦 头孢氨塞三秦 头孢泰克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