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程
前程qián chénɡ
①前面的路程:策马赴前程。②比喻将来的好光景:锦绣前程|前程无量|年富力强,前程远大。③旧指众人企求的功名、职位:再过一年,我就可以得个知府的前程。
[journey in front]∶前面的路程
前程艰难
[future;prospect]∶比喻未来在功业上的成就
锦绣前程
前程远大
[wedding]∶特指婚姻
[career]∶旧时指读书人或官员的功名、官职等
《前程》《前程》明星影片公司1933年摄制(无声片,9本)。编剧:夏衍;导演:张石川、程步高;摄影:董克毅:主演:宣景琳、孙敏。
简介
影片写一个红极一时的女伶苏兰英(宣景琳饰),厌倦了风尘生涯。她为了自己的“前程”,怀着“一个女人总得有一个终身依靠”的想法,告别了舞台,下嫁一名银行高级职员(孙敏饰)。尽管她对待丈夫很好,当丈夫身患重病的时候,为了偿付医药费,她不惜牺牲自己;可是丈夫“官运亨通”之后,却另有所恋,并对兰英产生了误解,骂她,打她,甚至于驱逐她!兰英终于觉悟了,她感到女人的“前程”不仅是做一名贤妻;而是要做一个“人”,去创造新生活,去尝试“人”的真正意味。苏兰英决定重返舞台,虽然包银比以前减少,但她不再依靠男人,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去开辟自己的“前程”!
意义
影片虽然描写的是银幕上多次出现过的女艺人生活,但却赋予崭新的主题,它不仅有力地抨击了剥削阶级对女艺人的歧视和摧残,而且也批判了当时某些妇女存在的“依赖丈夫、苟安一生”的寄生虫思想。影片的主题是有现实意义的。
评论
《前程》一片曾经引起左翼影评人的讨论。一种意见认为,选取这样的题材是缺乏教育意义的,只有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才是唯一应当描写的题材;另一种意见认为,女主人公由家庭重返舞台,并不是妇女的“前程”,只有进入工厂和参加革命斗争,才是她的“前程”。夏衍曾以丁谦平为笔名发表文章,对以上两种意见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革命与反革命的对立,富人与穷人生活的映照,在教育的意义上固然需要”,但“向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摄取有关于社会问题的题材,给观众一种启示,一样的是不可缺少”,像苏兰英这样“一个作为男性玩物的女子,一旦觉醒了,去走向独立生活的道路”,必须考虑到“事实的必然性与人物的环境生活基础”,如果让她“离开丈夫就去做工,甚至于变成一个革命的女工人”,“事实是不会这样简单的”。
小说《前程》 信息作者:黄旭东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807651123
装帧:平装
开本:16
定价:29.00
内容简介《前程》:不同的命运,共同的前程。一个汉、回、蒙古、满多民族聚居的山村,不同习俗、性情各异的村民,为了改变命运,演绎了一幕幕交织着酸甜苦辣、散发出民族风情的动人故事。本书为作者“青春励志三部曲”的第二部,也是第一部描绘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