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两种定义

1.固定酸:是指不能变成气体由肺呼出,而只能通过肾由尿排出的酸性物质,又称非挥发酸。如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硫酸、磷酸和尿酸;糖酵解生成的甘油酸、丙酮酸和乳酸,糖氧化过程生成的三羧酸;脂肪代谢产生的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等。

固定碱 固定酸

Na+ Cl-

K+ SO4=

Ca++ HPO4=

Mg++ RCCOO-

蛋白-

2.不参加缓冲体系起作用的阴离子或阳离子称固定酸或固定碱。

固定碱 固定酸

Na+ Cl-

K+ SO4=

Ca++ RCCOO-

Mg++

(二)如何评价?

首先,上述两个定义中的酸与碱仍是与“酸是阴离子,碱是阳离子”的概念相联系的。因此,改称固定酸为固定阴离子,固定碱为固定阳离子,比较妥当,目前已逐渐采用。其次固定阴离子分两部分为妥,即固定阴离子和缓冲阴离子。因为在实际病例中,固定阴离子增多可能是AG增大类代谢性酸中毒,而缓冲阴离子增多则可能是代谢性碱中毒。这就是说,上述两种定义中,以第二种定义的规定比较更有实用意义,虽然它还不完善。

最后要说明的是阳离子全是“固定的”。因此“固定”二字实无必要,以用阳离子总量这一名词为宜。有的文献称为总碱量,这也是与“阳离子为碱”的旧概念相联系的名称,我们清楚它的含义就不会有什么误解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