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识别障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性别识别障碍是指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行为认识与自己真实解剖特征相反,如男性行为特征象女性,或持续否认自己身体有男性特征。

1 原因

1.1 解剖生理异常

如性染色体异常,可有儿童异性化的表现;性腺分泌异常,如肾上腺皮质增生、真假两性畸形等。

1.2 父母及社会教育的影响

1.2.1 父母的期望

如农村家庭,一般想要男孩。如生女孩,则将希望寄予某一女孩身上,促其向男性化方向发展,对其一些粗犷行为、打架斗殴也不加以阻止。另外,一些生活在城里的父母,如男孩长得俊秀,则把他当做女孩抚养,教其跳舞唱歌,限制其粗野行为而向女性化方向发展。

1.2.2 缺乏异性仿同榜样

如生活在女孩子丛中的男孩,无法得到男性的仿同行为。在现代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如一位父亲长期在外,男孩子一直跟母亲长大,其一切行为均女性化,如蹲着小便。社会上幼儿园及小学老师的女性化,使男性女性化的问题严重起来,许多男孩子没有阳刚之气。

1.2.3 过分保护孩子

限制孩子的粗犷行为,使其变得过分文静。

2 表现

男孩表现女性化:喜欢着女孩装,喜欢和女孩一起玩耍,讨厌自己的生殖器官,安静少动,喜欢玩“过家家”游戏。

女孩表现男性化:衣着朴素,做事干脆利落、风风火火,喜欢和男孩一起玩耍、打仗,举止粗犷,缺乏细腻的情感,勇敢好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