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机构介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是集半导体物理、材料、器件及其应用研究于一体的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综合性研究所。半导体所设有: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照明研发中心,半导体材料科学中心,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光电子研究发展中心,半导体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实验室,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半导体所区),纳米光电子实验室,全固态光源实验室、高性能集成电路实验室、光电系统实验室、图书信息中心。其中有两个国家级研究中心,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中国科学院院级研发中心和院级重点实验室。

半导体所现有中科镓英半导体有限公司、海特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等10个合资公司。

为了适应知识创新的需要,经过学科调整和目标凝练,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光电子及其集成技术;体材料、薄膜材料、微结构半导体材料科学技术;低维量子体系和量子工程、量子器件的基础研究;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和特种微电子技术。

半导体所共有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黄昆院士荣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半导体所现有职工422人,其中科技人员254人,包括研究员64人,副研究员66人。

半导体所是国家首批建立的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和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设有三个博士后流动站、四个博士学科专业点、五个硕士学科专业点。在读研究生共496人,其中在站博士后10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59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37人。

二、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半导体研究所是1956年按照"12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四项紧急措施"开始着手筹建的,是集半导体物理、材料、器件研究及其系统集成应用于一体的国家级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综合性研究所,正式成立于1960年。

建所以来,半导体所在我国半导体科技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曾做出过突出的贡献。研制出中国第一只锗晶体管,硅平面晶体管,固体组件;第一根锗单晶,硅单晶,砷化镓单晶;设计制造出第一台硅单晶炉,区熔炉……。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所主要研究领域为:

光电子及其集成技术

体、薄膜、微结构半导体材料科学技术

低维量子体系和量子工程、量子器件的基础研究

半导体人工神经网络和特种微电子技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