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类别【物种名称】腰斑宝螺[1]
【中文俗名】
【拉丁学名】Cypraea erosa、Erosaria erosa erosa
【命名者】 Linnaeus 1758
【英文名称】Erosa Cowrie
【科属分类】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宝螺科
外形特征贝壳卵形,
腰斑宝螺螺层内卷。外唇和内唇有细齿。外套膜薄、二叶型,活著时候几乎完全覆盖贝壳。齿舌纽舌形。表面镀有一层珐琅质,极光滑并无肋。上面布满了各种斑点和花纹,体螺层长大,壳口窄长,在壳体背面的中央线上呈缝状,共长度几乎等于壳长。两唇很厚向内卷,边缘具齿纹,无厣。尺寸: 3~4 cm,两侧各有一褐斑。
分布范围莫桑比克(Mozambique Inhambane)、台湾北海岸、东北角、垦丁、澳洲南部。
习性环境宝螺的身体可以全部缩入壳内藻食性、杂食性或食海绵。行动缓慢,怕强光,白天蛰伏在珊瑚洞穴或岩石下面,黎明或黄昏时外出觅食,是肉食性的种类。它们用齿舌捕食海绵、有孔虫、小的甲壳类动物。雌雄异体,产卵季节多在3-7月,卵一般产在珊瑚洞穴,空贝壳及阴暗的地方。母贝产卵后并不离开卵群,仍卧伏在卵群上面刻意保护,直到孵化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