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相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岳相如,字冠卿,1876年生于凤台县岳张集。光绪二十年,为救饥民,率众扒开大地主家粮仓,分粮给穷人,被捕入狱。1905年参加“同盟会”,1911年去广州参加黄花岗起义。起义失败,旋又回家乡参加光复寿州的战斗,任淮上军军统。后编为国民革命军,任第四军第七旅第三团团长。

1923年秋,岳相如奉国民军之命,由上海回凤台,组织“淮上自卫军”,召集二千余人,讨伐安徽军阀马联甲。

1927年,国民革命军三十三军北伐,岳相如师经凤台,秋毫无犯。

“4·12”蒋介石叛变革命,身任蒋鼎文部第九师副师长兼第一旅旅长的岳相如赴上海,自任讨蒋第一纵队司令,并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根据地。

1928年农历元月十五日,寿县成立国民革命军北路宣慰使署学兵团。该团是柏文蔚在中共安徽省临委和中共中央巡视员支持下建立的。参加筹备的有廖运周、孙一中、孙天放、许光达、廖运泽、岳相如等。

1937年,岳抡才创办精忠中学,岳相如出任董事长,并多方努力,筹措办学资金。

1939年,年逾花甲的岳相如,由香港经南京返皖,组织淮北抗日军,任安徽省抗日自卫军第八路指挥官,积极打击日本侵略者。

1944年秋,岳相如回到家乡,并到精忠中学为全体师生作报告,宣传抗日救国,鼓舞抗战热情,教育精中学子不忘国耻,精忠报国。

1945年抗战胜利后,岳相如在蚌埠定居。以后又参加国民党同志促进会活动,并任安徽分会负责人,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坚决斗争,为共产党人进行联络工作。

岳相如一生,前期反清,后期反蒋,为民主主义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堪为楷模。1958年病卒于蚌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