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淬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表面淬火是将刚件的表面层淬透到一定的深度,而心部分仍保持未淬火状态的一种局部淬火的方法。表面淬火时通过快速加热,使刚件表面很快到淬火的温度,在热量来不及穿到工件心部就立即冷却,实现局部淬火。

表面淬火的目的在于获得高硬度,高耐磨性的表面,而心部仍然保持原有的良好韧性,常用于机床主轴,齿轮,发动机的曲轴等。

表面淬火采用的快速加热方法有多种,如电感应,火焰,电接触,激光等,目前应用最广的是电感应加热法。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就是在一个感应线圈中通以一定频率的交流电(有高频,中频。工频三种),是感应圈周围产生频率相同的交变磁场,置于磁场之中的工件就会产生与感应线圈频率相同,方向相反的感应电流,这个电流叫涡流。由于集肤效应,涡流主要集中在工件的表层。 由涡流所产生的电阻热使工件表层被迅速加热到淬火温度,随即向工件喷水,将工件表层淬硬。

感应电流的频率愈高,集肤效应也愈强烈,故高频感应加热用途最广。高频感应加热常用频率是200~300kHz,其加热速度极快,通常只有几秒种,淬硬层深度一般为0.5~2mm。主要用于要求淬硬层较薄的中,小型零件,如齿轮,轴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