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空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k空间是寻常空间在傅利叶转换下的对偶空间,主要应用在磁振造影的成像分析,其他如磁振造影中的射频波形设计,以及量子计算中的初始态准备亦用到k空间的概念。k和出现在波动数学中的波数相应,可说都是“频率空间频率”的概念。

磁振造影中造影阶段,对于资料取得与重建的分析;可称为“造影k空间”(imaging k-space)。

磁振造影中激发阶段,对于射频与梯度磁场共同设计的分析;可称为“激发k空间”(excitation k-space)。

磁振造影在某些场合中,需要对某特定体积进行射频激发,然而一般的射频激发方法可能又会遇上叠影问题。John Pauly、Dwight Nishimura、Albert Macovsk等人于1989年提出对于小角度射频磁场与梯度磁场两者,采用k空间分析的方法同时进行设计。这种方法允许例如横膈膜上小区域的激发,用以对呼吸造成的横膈膜运动做出监测,以利胸腔磁振影像的取像处理。

此外,这项方法也可用于设计对空间以及对共振频率同时做选择性激发的射频与梯度磁场。应用场合包括了水影像与脂肪影像的个别取得,或者磁振频谱影像(MRSI)方面的应用。

http://www.ebyte.it/library/educards/mri/K-SpaceMRI.html K-Space formulation of MRI(英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